初次全員集合,離正式登台只有三周,十二位演員的語言程度從初學到精熟,參差不齊,該怎麼在二十天後上場呢……
二十歲左右,因為讀了《小王子》而學法文;逾五十歲時,又因為這本書的作者聖修伯里出生於里昂,決定到該城市遊學。然而,抵達法國第五個月,學習的熱情如沙漠裡的水井,不知隱身何處;我成了書中角色,那墜機落難的飛行員。
學校課程從簡單的自我介紹變成討論升學制度、環保問題,初學時常說的基本句型:「我叫XX,我來自台灣。」消失在日常對話裡,也逐漸淡出我的腦海。
處於學習撞牆期的我,每天都想蹺課,但最後還是勉強從暖和的被窩中爬出來,到教室裡枯坐幾小時。某天課間休息,兩位生面孔的老師走進來,邀請同好加入戲劇演出行列。
原來法語系國家訂定每年三月為法語月,會舉辦各種法文相關活動,戲劇便是其一。當晚我即擬寫了一封自願入列的「陳情信」。
如獲甘泉地重燃學習興致
初次全員集合,離正式登台只有三周,十二位演員的語言程度從初學到精熟,參差不齊,該怎麼在二十天後上場呢?
經驗豐富的Julien老師協同Nathalie老師在相見歡後,依據各自的母語、身形與個性等特質,迅速把我們這群雜牌兵收編成「斯巴達大軍」,而劇本依規定是根據該年度選出的十個超夯法文單字編寫而成。我們在第二次團練時拿到熱騰騰的劇本,大家分幕乾稿念一輪,老師們字詞稍稍解釋,想加戲的、修改情節的,都歡迎勇敢表態,讓我們既透過戲劇紓解情緒,也從劇本中學到不少熱門字。
每次團練會先暖身,增加彼此的信任與默契。口白與走位排演時,大家也會用生硬的法文為上場的同伴打氣並給予建議。如果先前的我是墜機飛行員,這會兒便是一次遇見了十一位小王子,他們來自哥倫比亞、墨西哥、瑞典、約旦和吉爾吉斯等,我如獲甘泉地重燃學習興致。
為揣摩和我個性天差地別的角色--工作單調且不斷重複的公務員,我決定以小王子在第四顆星球上遇到不斷計算的商人為藍本,但背誦並流利說出台詞對我仍是一大考驗,決定土法煉鋼地用便利貼抄寫,邊刷牙邊念鏡子上的紙條,邊走路邊碎碎念……
代表「台灣」站在台上
對戲時,操著西班牙口音的Katmael會挑眉暗示我台詞說到哪兒;我講到一個段落,漂亮的吉爾吉斯姑娘Zhanyl會主動幫我遞出文件;來自約旦將來要當律師的Mohammed,不時指示我該從哪兒進、應往哪兒出……三星期,學習細胞經刺激增生不少,友情也是。
這齣戲共演出三場,活動空間都不具劇場規格,我們得躲在自己架起的簡易布幕後面待命,大夥從凌亂的器材堆中幫他人翻找下一場要用的道具。其中有一幕,十一位同學全在台前演出,只有我一人蹲在布幕後,聽到觀眾席傳來陣陣笑聲,不覺興起一股與有榮焉的驕傲。
第一場結束,我們列成一橫排,麥克風逐一傳遞,大家簡略地介紹自己的名字以及來自哪個國家,當我如常道出:「Je viens de Taïwan.(我來自台灣。)」台下頓時爆出如雷掌聲;詭異的是,我竟眼中泛淚。
此刻,我代表「台灣」站在台上。台灣,我來自台灣,那也是我將歸去的一座美麗小島,所有故鄉記憶在此刻被瞬間喚醒。
那三個春寒料峭的夜晚,我曾經成為數小時的「台灣之光」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