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武男豎琴工廠製造的豎琴,極盛時期行銷全球20多國。 | | | 台灣唯一的豎琴工廠負責人李武男,因年事已高且長年洗腎,今年2月工廠租約到期後恐難以為繼。李武男為豎琴教育奮鬥40年,卻因健康因素,被迫將一生志業畫下「休止符」,他還懷抱許多未竟夢想,不禁感嘆:「痛苦又不捨。」 李武男豎琴工廠坐落高雄大社區,占地240坪,18年來廠內製作的豎琴行銷英國、荷蘭、比利時、挪威、希臘、日本、韓國 、香港、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等國,德國市占率最高,是台灣少數揚名全球的產業。 具有上千年歷史的豎琴,琴音浪漫,40年前李武男接觸後即愛不釋手,從彈奏到製作,從研發到教育推廣,他形容整個歷程幾乎是「無中生有」。 因健康熄燈 …好不甘心 他的豎琴工廠極盛時期每個月都出貨到全球,他帶著師傅不斷研發,除36弦的標準款外,還開發出與中國樂器相仿的5音階豎琴,甚至增弦、減弦,製作出適合不同演奏場合的豎琴模組,有些琴款還能收起底腳,方便攜帶。「音色優美、平價及多樣化」是他攻占全球豎琴市場的根基。 9年前,他開始洗腎,一生打拚的產業即面臨考驗,妻小憂心他的健康,勸他收手,可是他仍撐了近10年。70多歲的他,現在每周洗腎3次,平日多靠輪椅代步,健康問題已讓他無法在豎琴志業上縱情發揮,他感嘆,「被病痛拖磨,十分不甘心。」 博物館夢想…只能隨緣 「歲月不饒人啊」李武男說,工廠租約今年2月到期,可能面臨停擺,很多人大嘆可惜,但既成事實又不得不接受。如今廠房能搬到哪裡還是未知數,「我的時間都浪費在洗腎上,實在無奈,若能有特效藥,我也許能對社會做出更多貢獻。」 李武男說,建造台灣第一座豎琴博物館是他的心願,但沒有財力及落腳地點等於免談,只有隨緣。但儘管如此,他仍抱著希望,「如果有人能夠促成,我絕不願放過機會。」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