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4日 星期三

【這個職業有祕密•醫師篇】當我以為做好準備


【米奇巴克童書魔法盒】讓父母瞭解孩子思考與美感的「天賦」,陪孩子一起快樂閱讀、創意思考! 【常春藤生活英語電子報】程度為英檢初級∼中級,內容涵蓋包羅萬象且活潑有趣,幫助你輕鬆快樂地學習英語。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01/25 第4152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這個職業有祕密□醫師篇】當我以為做好準備
【青春名人堂】須文蔚/線上秀出媽媽教我的菜
一句好話
 
 
 
心情札記
 
【這個職業有祕密□醫師篇】當我以為做好準備
傅志遠/聯合報
顯然我沒有說服家屬,臨去前他們在護理站咆哮,揚言發動大規模抗爭。住院醫師與護理師們個個憂心忡忡,不知道接下來會面對什麼樣的場面……

多被告幾次就不怕了

辦公室有封掛號信,是某家醫院的演講邀請公文,希望我以「醫病關係與醫療糾紛處理」為主題做專題演講。雖然我不是醫事法律專家,但過去幾年確實幫忙協調過一些同僚的醫療爭議案件,對這個題目還算駕輕就熟。

當天我準備了幾個精采的案例,包括醫療糾紛發生原因、爭議內容與處理方式,與聽眾做分享。

「剛才你談的多是實務方面,可否請教你一些心理層面的問題?」發問的聽眾停頓了一下,接著說:「你似乎不害怕醫療糾紛,有什麼理由讓你如此自信呢?」

「以前當然會害怕,但多被告幾次就不怕了。」這句自我解嘲的話引起一陣笑聲。「急重症醫療領域的醫師,幾乎沒有人沒遇過醫療糾紛的,即使沒上過法院,至少也回覆過病患投訴信函。不過只要專業上站得住腳,相關醫療文件病歷也都書寫詳細,法律訴訟多半不會輸。至於爭議過程中遭遇病患或家屬的不友善對待,就需要時間與經驗來慢慢調適,像我現在臉皮愈來愈厚,早就準備好面對各種明槍暗箭。」語畢又是一陣笑聲,演講就在這個玩笑中結束。

回到醫院,加護病房裡有數位病患家屬正等著我。據護理師說,他們對醫療處置有所質疑。

「我的母親在被你手術前還可以上街買菜、到公園散步,為什麼開完刀之後就再也下了床?我要求你把話說清楚。」

「病人本身年紀大,心肺功能又不好,手術前已經因為敗血症造成嚴重休克,就算手術把命給救回來,也不代表身體功能可以完全回復。這樣的結果在手術前就預期會發生,我相信我也告訴過你們了。」對於家屬全盤否定手術同意書上早已載明的各種併發症,我耐著性子翻出他們簽過的文件,一字一句再念一次。

顯然我沒有說服家屬,臨去前他們在護理站咆哮,揚言發動大規模抗爭。住院醫師與護理師們個個憂心忡忡,不知道接下來會面對什麼樣的場面。

「對於治療結果不如預期,家屬多少會有點情緒。不過既然治療過程沒有疏失,就算真的對簿公堂,我們的勝算也很大。」我一如往常地安慰著他們。「況且身為主治醫師,有什麼事也是衝著我來,我不會讓你們去當砲灰的。」

「和你共事真令人放心,感覺你總是天不怕地不怕。」護理師說。

腦中揮之不去的一幕

幾天後的門診時間,突然接到病房護理師的電話:「你快過來,那個病人的家屬帶著一群人來鬧!」

突如其來的消息,破壞了一早的好心情,跟診的護理師問我是否需要趕去處理時,我嘴上雖然說「沒關係,慢慢來。」但看診的進度明顯變得雜亂無章,再也無法專心。或許是察覺出我的慌張,護理師主動幫我聯繫同事前來協助代診。

我三步併作兩步直奔護理站,在等待電梯的那幾分鐘,試圖整理思緒,做好應對的準備,然而不安的情緒卻持續湧出。

「今天你不給我們一個合理的交代,那就走著瞧!」一位先前見過幾面,對治療過程早有不滿的家屬,此時態度更加不客氣。

「和病情相關的說明,先前我們已經討論過許多次了。」不同於平日的氣定神閒,此時腦中一片空白,深吸一口氣後,我強自鎮定地回答。

「好好一個人被你開完刀之後,就變得必須永遠躺在床上,如果鬧上新聞,看以後誰還敢給你開刀!」一位先前沒見過的中年男子,手上揮舞著錄音筆,護理長低聲告訴我,對方自稱是報社記者。

「如果真的對醫療結果不滿意,可以循體制內的方式解決,必要時可以開一次正式的協調會;如果你們不相信我所說的,也不妨去問問別的醫師。」看來沒有平和解決的可能,說再多對方也聽不進去。

「從來沒見過像你這麼傲慢的醫生!」這句話顯然激怒了家屬,一群人在護理站大聲嚷嚷著,只差沒有動手打人。最後在護理長與主管出面下,事件才未繼續擴大,臨去前家屬要求拷貝所有醫療紀錄,作為日後提告之用。

當這群不速之客散去,受影響的同仁們也陸續回到工作崗位,我一個人頹坐在會議室裡發呆,想著剛才的一幕幕。家屬如凶神惡煞的辱罵、訴諸媒體或民意代表的威脅,在腦海中揮之不去,心情久久無法平復。

「你還好嗎?這種事情難免令人心情不好,不過很快就會雨過天晴的。」護理長特地過來關心我,她這番似曾相識的話語令我苦笑一聲;曾幾何時,向來扮演安慰別人角色的自己,現在也需要被安慰。

「我對自己很失望。」我搖搖頭,嘆了一口氣。

「為什麼要失望?你又沒有做錯事,遇到不理性的家屬,誰都不願意啊。」

「一直以來,我都以為早已克服了恐懼,但當事情再度發生,我才知道自己沒有想像中堅強。我對自己很失望,因為我一直以為已經準備好了,但直到今天才發現,其實自己一點都沒有準備好。」

作者簡介

傅志遠,筆名Peter Fu,外傷急症外科醫師,長庚紀念醫院副教授,部落客,知名作家。

始終堅守生死交關的急診第一線,用手術刀與死神戰鬥;憑其敏銳的觀察力與細膩的文字,刻畫人性,寫盡白色巨塔大小事。

熱愛外傷醫療、醫學教育與文字創作,作品範圍涵蓋外傷醫學教科書與人文寫作。

目前暫別家鄉,前進美國犯罪之城芝加哥,專研槍傷穿刺傷處置。

【青春名人堂】須文蔚/線上秀出媽媽教我的菜
須文蔚/聯合報
每一個人的味蕾,都密藏著一道家常菜,一個家族的記憶,一段流轉的歲月。如何走進社區,以數位工具揭開原住民、閩南、客家、新住民和大江南北的滋味密碼,我們給這個特殊任務取了個代號:媽媽教我的菜。

「媽媽教我的菜」是一門跨領域的資訊課程,結合社區的家政班或烹飪達人,輔導學員烹調珍藏的傳家菜,輔以數位的攝影、錄影與文字紀錄,把多媒體的食譜上傳到數位料理平台,或是製作出電子書,讓讀者透過螢幕,透過一道道菜肴,和廚師一起抵達菜肴的原鄉,一同遊歷千家萬戶尚未宣述的故事。

經過一年的努力,南澳、光復、秀林、三星、壯圍、壽豐與頭城等七個社區,一共在「愛料理:食譜社群平台」上傳了三十四道菜,光是看照片,就讓人食指大動。其中很多菜名都透露著特殊的族群文化,例如:培根黃藤、馬告苦瓜涼拌、刺蔥雞湯、涼拌蕗蕎、南瓜椰奶涼糕等,讓喜歡嘗試泰雅族、太魯閣族或南洋風味餐點的網友,有機會一窺箇中烹飪方法。

蕗蕎是太魯閣族的傳統美食,又稱火蔥、蕎頭、辣韭或是小蒜,地下鱗莖灰白透著淡紫,味道有些辛辣,所以在客家庄會醃漬成酸脆的醬菜。在秀林數位機會中心(DOC)開課的潘資洲說,太魯閣族人喜歡蕗蕎,不少人以鹽巴醃漬後直接生吃,就是愛它的辣口,也有幫助消化的作用。

南澳DOC的食單則展現出十足泰雅族傳統與創新的部落精神。過去竹筒飯往往取孟宗竹或桂竹,將竹筒一端鋸開,填入白米、清水與佐料,密封後蒸煮,借竹香為米粒加味。南澳DOC的祕方是糯米洗淨泡水約一晚,竹子切段泡水洗淨備用,把洗好瀝乾的糯米直接倒入竹子八分滿,製成原味竹筒飯;而將煮熟的紅豆與糯米拌勻再倒入竹子內,有了紅豆竹筒飯;最後,第三種作法比較接近漢人粽子的餡料搭配,以爆炒過的肉末、蝦皮、香菇、蘿蔔乾拌入糯米,成為鹹味竹筒飯。而後,將三種口味的竹筒飯葉片蓋上用棉條綁緊,待大火蒸熟,就有了三色竹筒飯。

部落民眾相當喜愛「媽媽教我的菜」,從準備食材的過程到討論作法,每每浮現母親的身影。傳述媽媽的手藝與愛,線上秀出,既可分享技藝與記憶,也可讓更多民眾發現部落風味餐的美好,成為推銷文化觀光的祕密武器。

一句好話
陳孝忠/聯合報
不放棄,就是奇蹟。

 
 
 
訊息公告
 
 
 
 
反差萌甜點鋪!汽車修護廠X咖啡甜點
每天手工製作的甜點,「Oreo生乳酪蛋糕」不加砂糖,只用餅乾原有甜度,鹹甜的口感讓人一口接一口。像這樣,顧客坐在窗邊吃甜點、喝咖啡,一邊看愛車進行修護,也成了新北市獨一無二的另類風景。

年幼孩子也能變成小小自然探險家
年幼的孩子不僅是大自然的學習者,而且也是大自然的「科學家」。他們天生就喜歡觀察周遭的世界和問問題。爸爸媽媽對於享受大自然的意願和熱誠,就是促使孩子往那個方向發展的最大動力。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