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不到之處,黑暗必然盤據;理性不到之處,迷信自然趁虛而入……
怪物的來源
有一天門診,一位腦中風的老病人拿個「蚯蚓萃取物防治腦中風」的網路連結給我看,說他已經在買來吃了,問我的意見。我瞥了一眼:「騙錢。」他不服氣,繼續說:「可是吃了以後,四肢肌肉動作會比較靈活。」我又說:「騙錢。」他急了:「這個可是蚯蚓萃取物喔,可以活血,吃了會有力氣。」我嘆一口氣,心想又來了,「有力氣去鑽土嗎?」
專科醫師當久了,普通的當科疾病當然看得無以計數,怪病也見識過不少,所以更懂得謙虛,知道人體與人體的疾病學問不小,未知的領域還非常大。對於有些難症的診斷與治療,不管是多有經驗的醫師、多精密的檢查、多先進的治療,都有無用武之地,甚至有如墜五里霧中的時候。但是,以科學為根本的現代醫學有個好處,就是真知道的才說知道,真能做到的才說能做到,絕不偷拐搶騙,而是以實證、禁得起檢驗的思路與方法,為患者尋求最佳的治療成果。
現代醫學之外的世界,則充斥著無數大大小小不負責任、奇葩式的胡說八道。這些怪物,布滿在咱們國人病患的療癒旅程上面,阻止他們往健康的目標前進。所有的臨床醫師,大概都很熟悉這些怪物,並且深為所苦,因為我們除了傾盡所學治療病患外,還經常需要施展另類武藝來幫助他們打怪,以免他們在半途GG。
我整理一下這些怪物的來源,大別有三:一,神鬼信仰;二,古代玄學;三,廣告詐騙。形式雖異,但一以貫之,都是利用病家無助的心理,贏取他們情感的信任,讓他們充滿希望,卻做出有害自己的行為。
台灣的醫療同業們應該都有經驗,病人常常聽從一些親朋好友、街坊鄰居、巫祝神棍、媒體人物的「養生」、「保健」、「治療」建議。這些建議,不只沒有任何根據,甚至離譜到害人的程度。可是病家偏偏深信不疑,遠遠超過他們對正規醫療專業的信任。這種現象,經常引起我的警惕與反省,因為我能夠理解這些病人或家屬的心理。人在特別迷惑與害怕,想要尋求解答與幫助的時候,會去找誰?我想,第一個應該是「有明確答案和方法的人」,另一個就會是「心理上信任的人」。我們正規的醫療從業人員,若是不能在第一時間擔起這兩個角色,病人可能就因為沒有能力分辨真假,轉而求助於那些樂於提供虛假答案、有害方法的人。
專業的信任
對一般人來說,醫學專業的門檻太高,術語難以了解,醫師的解釋說明,遠不如騙徒的話術清楚易懂。我們雖有專業,確知自己向患者提供的,都是正確而有益的資訊知識,但也不應忘了把它整理得淺顯易懂,並善用比喻,必要的時候,引導患者去搜索一些相關資料。一言以蔽之,我們對患者的說明,應該儘量做到「正確而平易近人」。
臨床醫療和做研究、寫論文不同,沒能「灌頂」到患者腦袋瓜裡面的醫學,都是沒有用的醫學。尤其是遇到病人或家屬受到騙徒話術影響,正在從事一些可能傷害健康的行為時,醫師絕不可持著模稜兩可,或是打哈哈的曖昧態度,而應該快快掐熄那道盲信的火苗,以免釀成燎原野火。
病人對醫師的信任,常常能左右治療的成敗。這種信任,並不來自於表面的「態度親切」或「視病猶親」。軟語與笑臉,僅能引起短暫的心理愉悅,卻無助於長期的信任。醫師對於病患,必須做到人與人之間平等的尊重與關懷,卻不需要表現出服務業對客戶的親切。醫師應該讓病人感受到的,不是情感的依賴,而是專業的信任。所以,醫師與病人從剛開始互動,就表現出堅實的專業形象,並且讓病患感覺到醫師與他站在同一邊,會為他提供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方為上策。
光明不到之處,黑暗必然盤據;理性不到之處,迷信自然趁虛而入。擁有非凡專業的醫師,大多是學富五車,兼有十八般武藝的文武雙全之士,但若是讓自己的患者遇見怪物,折損於半途,就枉費了我們這一身本領。所以,醫療人員在自己的本職學能之外,如何陪著病患打怪,讓他們堅定地停留在正規醫療的坦途上,也是一門重要的學問。
作者簡介汪漢澄醫師,曾任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神經科主任,現任主治醫師,並兼任台灣大學醫學系副教授。
主要的臨床專長以及研究興趣,是巴金森病以及其他動作障礙疾病,曾任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現任理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