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以羅東為景,在這個遠近馳名的港區小城,運用有如清明上河圖的氣勢來描繪這個市集……
食物研究圖書館
前幾天去朋友成立的「食物研究圖書館」參觀,並加入會員。這是一間私人圖書館,收藏一屋子和食物有關的書。理論上,入場翻書付使用費是合理的,但與朋友相談,才知道有些人即使是試用,也不願付費。愛書人都知道,把得來不易的書與人分享並非天性,何況現在各處都是場地費成本最高,書店經營不易,圖書館又該如何呢?
所幸,因為是食物的書,似乎比其他書種要來得有魅力,參加的人不算少,我隨手翻了幾本日本的食譜,有了靈感,大膽建議這裡是不是也可以有一格專放和食物有關的繪本?
除了讀繪本、去書店、上美術館,旅行時,我還喜歡去各地的菜市場。從京都的錦市場、維也納的露天食物市集、佛羅倫斯的傳統菜市場、古羅馬花市改建的市集、東京的魚市場、西雅圖的派克市場、倫敦的波羅市場、紐約周末在聯合廣場的市集,到台北的濱江市場,我雖然不像有些講究的朋友懂得很多山海食材,倒也樂在其中。為什麼呢?
與其說是為了食物,不如說是為了欣賞一種精神。在市場工作的人,往往會養成一種獨特的勤奮精神,畢竟這種早起晚睡、長時間、不能自主隨便休息的工作,並不是天生就會的。
我每每在生活稍有猶豫、停滯的時候去菜市場,一是買些新鮮食物鼓勵自己,二是看看人家勤奮的樣子,想想自己的工作既無須勞動又可以隨時停筆,如此任性、幸運,實在沒有任何懶散的藉口。筆耕的工作有如農耕,雖然不必看天看水,但不能停滯;或有人問起靈感一事,於我來說,只要腦子持續發想,仔細觀察周圍的人事物,持續讀書,一定有靈感,而且會多到寫不完。
當我開始翻找與食物相關的繪本時,我想到日本新宮晉先生的《草莓》,台灣劉清彥老師也寫了一本《小番茄的滋味》,敘述種出有機玫瑰番茄的真實故事;也有《認識牛奶》、《認識蛋》這類基本知識;《豆腐》、《酒釀》、《好麥給你好麵包》告訴大家好食物的由來;《捉鎖管》、《黑鮪魚的旅行》關於海味的尋獲;最後這些食材都來到《菜市》、《夜市》這樣的地方。
吃什麼變成什麼
《菜市》、《夜市》是畫家張哲銘的創作,他以最貼近我們生活的菜市場和夜市作為題材,詳盡刻畫各式各樣的人,各畫成一張展開長達786公分的畫。當市集出現在大樹下,人們騎著腳踏車、用推車或是摩托車、卡車,載著竹籃裡各種的菜從各地趕往市場。我們也看到抱著遮陽傘來擺攤的生意人,或是原來就有店家、招牌的商店。背著孩子、拖著菜籃,或是全家一起出動的居民,在這幾個街口盡情討價還價,買新鮮的食物。
畫家以羅東為景,在這個遠近馳名的港區小城,運用有如清明上河圖的氣勢來描繪這個市集,也採用一種側廣角的方式,相對拉長街角和對角構圖,匯總了好幾個路口的市場。習慣逛市場的朋友們都可以理解這種散布好幾條街的結構,很難用都市計畫來規範,只能說哪裡的商品有特色,人潮自然移動,所以疏疏滿滿,個人憑本事。我們看到西瓜,也看到山筍,看到戲團車也看到豬肉攤,看到藏在遠處的廟宇、近處的戲台。
我喜歡看屋頂,有灰瓦、紅瓦,還有改建過貼瓷磚的水泥,加上各式窗台和鐵欄杆、木格,亞熱帶的台灣充滿了生命力,海港漁村又是特別艱辛的地區,農民與漁民在這樣的環境變換中盡情盡力生活。儘管我們經常看到資源有限的變通下,沒有章法的違建和臨時建物,但這些沒辦法中的辦法,經年累月也成為鄉鎮的風景。
畫家同時以夜市畫了另一張長圖,用這兩本書可以比較白天與夜晚的不同熱鬧。夜市多是熟食和用品,古早味與野台戲建築出特有的民藝空間,空氣中流動的香味與人氣,出場的夜市帶進的是準備中的朝市,市場的力度就這樣日夜推演,川流不息。
食物與生活的關係緊密,我們吃什麼就變成什麼樣的人,健康的生活也根基於健康的飲食。研究食物的朋友往往不知不覺就潛入文化與歷史中,反之亦然,當我們研究歷史與文化時,很自然地就進入食物。《漢書·酈食其傳》中說:「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天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生存最重要的元素,所以別再猶豫,好好吃東西就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