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要的是這個
入弓道的世界是個美麗的意外。
我有記憶以來,就對弓箭情有獨鍾,尤其看到表哥來家裡玩,拿著爺爺奶奶在市場買的塑膠弓箭組,搭上箭、專注地瞄準、拉滿弓……其實他只是頑皮地想射中路邊的寶特瓶而已,但那條細繩子從ㄑ型變回筆直的瞬間,把箭送出去,像隻老鷹從高空中收翅俯衝,劃破空氣,優美抵抗地心引力,短暫停留空中,最後落地。
2016年中,揮別在雲林和課業打仗的五年日子,準備和許多社會菜鳥一起向北起飛。不過,落腳在擁擠的都市前,我已打好算盤,要在台北學西洋反曲弓!當時向Google先生諮詢北部的射箭場,找到的不是大學射箭場,就是車程有好一段距離的地方,通勤費加上學費,實在不便宜。
可是,生活中呢,總有些事情無法用言語形容。它們藏在心裡,平日說不出個所以然,卻會在遇見時脫口而出:「就是這個呀!」或是「原來我要的是這個啊!」那種與期待已久的未知相遇的悸動,就是我在網路上發現弓道教室的感覺,車程和費用的考慮都被拋到九霄雲外。搬到台北後,我開始了每周的弓道課程,為枯燥生活一點一滴注入活水。
並非弓愈長愈厲害
比起劍道,弓道更為人所不知;我們都開玩笑說,弓道是cosplay等級無誤。平時去練習,肩背箭筒,手拿兩公尺以上的弓,不管走到哪裡都非常引人注目,被認成帶魚竿去釣魚也不在少數。不如西洋反曲弓有許多「給西」,弓道的弓就像《犬夜叉》中阿籬與結梗拿的那種,細細長長的。根據每個人的手長不同,適合用的弓的長度也不同,這要依據每個人yazuka(鎖骨到左手指尖的長度)來挑選,並非愈長愈厲害,而是要如同哈利波特挑選專屬自己的魔杖般,尋找適合自己的那張弓。
箭和行射姿勢也是,就像瑜伽有許多不同的姿勢,現代弓道也有「射法八節」:從準備到箭離開的過程,那些固定的姿勢因著每個人骨骼生長不同,身體姿勢和角度會有些許差異,必須不斷練習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行射方式。
弓道的「射箭」這事,並不只有讓箭飛出去而已,在行射過程中有許多體悟會和生活經驗產生連結,就好像修行。對我來說,它讓我認識到自我、自身與極限。《禮記□射義》前半段提到:「持弓矢審固,然後可以言中,此可以觀德行矣。」平常怎麼樣過生活、怎麼面對突發事件,都能悄悄地從行射中觀察出來。
每天因著身體狀況不同,練習的結果也不盡相同,經年累月的駝背習慣,也會在射箭時顯現出來。可能昨天的箭飛得平穩,隔天卻還不到靶位就墜落,挖了一堆「地瓜」,不得不自嘲是「優良瓜農」來著。不過,練習的狀況再怎麼不好,仍會想著再來一箭,再兩箭,再練一會兒,說不定待會就抓到感覺了!直到身體疲累接近極限時,才不甘願地收拾回家。和一同練習的朋友們聊起這事,大夥點頭如搗蒜,不管射得好不好,累積百箭後總會有心得,即便大多時候滿心挫折,也始終相信自己不會退步,是慢慢地前進著。
「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諸己,己正而後發,發而不中則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不好的一箭,該反問自己為何不好?從「結果」回頭思考「原因」,動起來面對它、解決它。只是,解決了這一個問題,還有下一個、下下一個……實在沒完沒了。然而,生活不就是如此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