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學姊,妳怎麼能洗澡洗到一半衝出來急救,還一臉若無其事啊……
急救流程啟動
「血糖呢?血糖測了嗎?」
「周邊管路建立幾條了?」
「回報血氧!」
學姊的聲音從病房後頭出現,如飛箭般傳入每個人的耳中。
「學弟,實習醫師到了接手護理師壓胸,你先去抽動脈血,我來插管。」學姊熟練地接下我手中的喉頭鏡。病人是一位肺癌末期的爺爺,接近午夜十二點時被姪子發現沒有呼吸,通報護理師後隨即啟動急救流程。值班的我在睡眠中接到電話,耳中傳來「王醫師,OO床CPR」,關鍵字引發神經反射,腦袋旋即活化,掛掉電話直衝病房。在後線醫師出現之前我就是指揮者,要學會馬上掌握病人狀況,下判斷、做決策、急救。
涕沫橫流的口腔阻擾插管的進度,情急之下,總醫師學姊的出現為現場帶來轉機。經驗老到的手法給人近乎優雅的錯覺,加上指令有條不紊,急救團隊更上軌道。我在病人身上成功抽到動脈血後,看向學姊一眼……咦?
頭上包著浴巾,全身香氣蒸騰,剛完成插管的學姊正用聽診器檢查病人的肺部和腹部,人聲如何紛雜都無法擾亂她身旁的清靜。我說學姊,妳怎麼能洗澡洗到一半衝出來急救,還一臉若無其事啊!口中的吐槽來不及說,就被學姊打斷。
「學弟,剩下就交給你了,該抽的血、該做的檢查都會開吧?沒關係,我吹完頭髮會再過來檢查一下,記得聯絡加護病房,病歷也要記得記錄剛剛的急救過程和使用哪些藥物。」
我很難不去注意學姊的髮絲正滲著水。學姊轉身離開病房,留下一陣香氣。
值班是每位醫生的生涯必經過程,至於值班制度的說明是老生常談了,正如同圖中說明的,是慘無人道的三十六小時馬拉松。但近幾年來,各家醫院主管良心發現(再加上法律的規範),紛紛開始PM OFF的制度,就是在值班隔天的中午就能下班,會有人力調度來頂替你的醫療工作(也有AM OFF的制度,就是早上八點休息到十二點半,看各科的需求去安排OFF的時段)。
值班內容不外乎處理病房或急診事務。一般來說,值班整晚都是無縫接軌的忙碌並不多見,通常會有空檔時間。在時間瑣碎,並且時不時有緊急事情要處理的狀況下,如何完成吃喝拉撒睡是一門藝術。
值班若有空檔
吃是小事,院內便利商店二十四小時營業,是所有醫護人員的好朋友。至於洗澡,有人堅持值班當天不洗澡,就怕病人出現緊急狀況;但持相反意見的也不少:「不然值班室的淋浴間是裝飾用的嗎?不能因為怕有緊急狀況就不做任何事啊,這樣不就連大小便都不行,太虐待人了。」所以就出現上述學姊戰鬥澡洗到一半,頭髮濕淋淋地衝到病房幫病人插管CPR急救,在生死關頭的戰場內形成強烈對比。
為了保護好公務手機,有一些人會把手機裝在檢體袋裡(專門用來裝人體組織的袋子,在病房隨處可得)。經過實驗,手機裝在檢體袋裡,手指依舊能觸控螢幕。如此一來不用擔心洗澡洗到一半被蓮蓬頭沖濕,更不用擔心拉屎途中接手機,意外滑進馬桶裡沾到大便。檢體袋在醫院如此方便取得又如此萬用,是前人流傳下來的生活小智慧。
一般人也會很好奇,如果吃喝拉撒都解決了,值班還有空檔時,醫生都在幹嘛呢?睡!能睡就睡,誰也無法保證你下一秒能不能睡。大半夜病人出現狀況,護理師會打電話聯絡值班醫生前來。睡到一半的值班醫師,不管電話另一頭的護理師如何連珠砲似地講述各種資訊,只會覺得耳中的聲音好遙遠。當意識漸漸被拽回現實世界時,聲音才會愈來愈清晰。強迫開機的腦袋很不管用,只能篩選留下關鍵字眼,哪一樓哪一床、生命徵象如何,其他的就到現場再說了;而我經常走到護理站,就忘記剛剛護理師是說哪個床號……
交班之後,知道病房裡有幾床隨時可能病情爆炸的病人,高壓下其實也很難睡著。有人選擇處理早上未完成的病歷,有人做報告、寫論文、念書、玩手機遊戲、用平板追劇。值班很看命數,有人非常悽慘,事情一件接著一件來,有人則是一覺到天亮。但推給命運也不太有道理。有人就是能力比較強,能夠在病人病情急轉直下前發現端倪,及早做處置,我們笑稱是拆炸彈專家,枝微末節都不放過的情況下,當然事情一項接著一項來。有人則是擅長判斷病情的輕重緩急,能夠置放到早上的事情絕不當下處理,不占用值班時間跟體力。另外,當病房有專業的護理師鎮守時,可以幫忙處理很多病房事務,替醫生省下不少時間。護理師是值班醫生是否能好好儲存體力的重要關鍵。
值班的循環從三天一班到八天一班都有,就看該科的人力充足與否。值班是生活,生活是值班,值班的隔天才是痛苦的開始。作為生物,逼著自己在該睡覺的時候繼續戰鬥,結果就等著疲累債台高築。
值班隔天很常是精神恍惚,頭腦沉重得好像世界要顛倒一樣,但還是要提起精神繼續工作。就像圖裡面所說的,值班後的我們都在酒後駕駛啊……
●摘自遠流出版投稿《醫生哪有這麼萌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