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面對子女青春期」稱作為人父母中最有挑戰性的階段,一點也不為過。這時期孩子的本事之一,就是將父母師長在性格中也不那麼成熟的部分給完全「激發」出來……
「為何這孩子上了中學就變了個人似的?你看他以前多可愛……」邊講邊滑著手機裡一張張照片。「以前他曾說:『長大後要娶像媽媽這樣的女生。』沒想到上禮拜竟對我怒嗆:『不知爸爸當年怎麼會選妳?』心理師你說氣不氣人?真不知往後要怎麼跟他對話。」
來不及回應,一旁父親接口:「我在他那年紀,就算對父母有不滿,言行也不會如此離譜!」
來請教青春期子女問題的家長們,幾乎都會這麼跟我說。有意思的是,據聞蘇格拉底在西元前五世紀時,也對當時年輕人提出類似之批評。
如果年輕人的倨傲和甩門都不是近代才有的狀況;要是自蘇格拉底到現代父母在面對子女時都同感困惑,豈不說明了長大中的孩子難免情緒不穩,更印證著世代衝突實乃古今皆然啊!
不再是孩子,卻還不成大人
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家David Walsh在Why do they act that way?一書中提到青少年時期本來就是個過渡階段:他們不再是兒童,也算不上大人,而是這兩階段的銜接。
對成年人來說,過個三年也許只是看來「年長」了些,但對十幾歲的青少年而言,短短三年就足以讓他變成一個完全不同的人,而該變化更讓絕大多數的家長措手不及。所以將「面對子女青春期」稱作為人父母中最有挑戰性的階段,一點也不為過。這時期孩子的本事之一,就是將父母師長在性格中也不那麼成熟的部分給完全「激發」出來。
類似戲碼不時在兩代一起晤談中上演,真要說有什麼值得安慰的,就屬所有為人父母者,都會公平地一起經歷。但不巧的,David Walsh指出現代孩子要比以往孩子更快脫離童年。加上我在近年實務工作中,發覺「這一代青少年似乎特別晚熟」,如此似乎可推論:這個世代的家長,在面對孩子過渡到成人的這段時間,會來得特別的長。
十歲之後的「藏」見煩惱
「實在搞不懂他們,明明一分鐘前還好端端的,怎麼一分鐘後突然擺副臭臉?」
「分內的功課與家事總是拖拖拉拉,對同學間雜七雜八的活動卻樂此不疲。」
「只重視虛浮不實的外在表相,為了幾根頭髮可以弄上大半天,甚至受飢忍餓就為存錢買什麼流行潮牌。」
成長中的孩子彷彿成了大人眼中的外星生物,還被連哄帶拐地逼來要心理師研究治療。其實這些孩子絕大部分並沒生病,他們只是認定自己想法得不到父母認同,加上不想太容易被人一眼看穿,於是變得如此怪裡怪氣。
藏於青少年心底最主要的煩惱,是「自己能否被朋友在乎」。很想「成為同輩中厲害人物」的他們,還搞不清楚登頂的代價有多大,遑論明白在光環背後的人際江湖究竟有多少凶險。正因這段日子很刺激也很艱難,所以他們心情時好時壞。
父母做什麼能減少開戰
一、勇敢面對「他不再是你印象中的那個小孩」,別被他們在成長中的轉變給嚇到。
二、對於十歲以上的孩子,其實並不適合再以「聽不聽話」的角度視之。已有不少研究指出,太聽話的孩子將來收入不容易太高。
三、可給孩子具體的意見,但儘量避免評價論斷。練習只講要點,切忌別說太久(最多兩分鐘),最好能補上一句:「這只是爸媽的意見,你參考看看。」語畢便離開現場,方便孩子靜下來想想。
四、相信「兒孫自有兒孫福」,家有青少年的大人,要練習重新調整自己的生活重心,如此也是「示範如何活好」之身教。父母能強壯,家才有機會強壯。要是一直注意家中的小大人(大小孩),對大人自身健康可是十分不利。
世代戰爭在所難免,與其傷感心寒,不如認真改採談判。只要把孩子視為漸漸懂事的準大人,當彼此都願相互遷就時,就存在開創雙贏的可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