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筆撰寫這篇專欄的日期恰好是教師節當天,因此這天想來聊聊教育,回憶一段我在菲律賓偏鄉看到的教育現場。2013年我獲得補助前往菲律賓中部的宿霧省考察,當地是國際知名的觀光勝地,但城鄉差距、貧富懸殊的情況仍十分嚴重。當時我們團隊打算前往一間位處山區的「魯波小學(Lubo Elementary School)」參訪,當地人皺著眉頭問:「你們真的要去魯波?那地方遠得要命耶!」
起初我不以為意,想說頂多坐車四、五小時就到了,結果到達山腳下才發現代誌沒那麼簡單,那邊連柏油路都沒有,當地人用的是非常原始的交通方式:騎馬!
一般台灣人大概只有在觀光牧場才有短短的騎馬經驗,除了少數騎警隊外,平常幾乎沒人把馬拿來當交通工具,因此當我第一次以「騎馬」作為交通方式時,著實受到震撼。馬背上顛簸不說,來回四小時的路程更多是崎嶇不平的山路,隨時都得死命抓著馬鞍以免被甩下山谷,加上當地天氣炎熱、路上幾無遮蔽物,自認適應力很強的我也難逃中暑頭暈的命運。
耗費半條命後,一群人終於到達魯波小學(果真遠得要命!),當地老師帶領我們進入某個低年級教室時,班上學童們忽然整齊地起立,接著露出微笑、用英文向我們喊著:「早安貴賓,歡迎來到我們的班級!」接連參觀了幾個班級都是如此。再仔細一瞧,學童們身上的衣物都十分破舊,有些人甚至連鞋子也沒有,打赤腳來上學。
之後老師開始上課,又是另一次衝擊。菲國在小學階段除了母語課程外,所有科目都是英語授課(難怪菲人大部分具備不錯的英文能力),且課堂非常強調師生互動,老師發問時根本不需要點名,幾乎全班同學都舉手搶答,相較於台灣學童習慣被動聽講、面對老師發問總是一片默然,很不一樣。
魯波小學的老師們待遇也不高,月薪只有一萬多台幣,且這間學校太偏遠了,老師們都是周一一早騎馬上山,然後住在學校宿舍裡,直到周五傍晚才放假下山。宿舍環境也非常簡陋,煮飯或洗澡都得砍柴燒水,每晚的娛樂大概只有聊天、滑手機和看星星。
這群老師們十分年輕,只有二、三十歲,問到他們為何甘願捨棄都市生活、跑來「遠得要命小學」服務?一位老師講的話迴盪在我心頭:「這裡的孩子需要教育,所以我們來了。」
在當地出生的孩子們,先天條件已落後都市小孩一截,教育是唯一翻身的機會,如果沒有學問與知識,這些孩子終其一生只能留在故鄉繼續貧苦的生活,而這群老師就是為他們帶來希望的人。
僅以這篇文章,向世上所有願意留在偏鄉離島奉獻的教師們致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