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

【閒話吃喝】鄧秋姸/吃麵筋的故事


水果奶奶的活動行程,如果劇團的演出訊息,還有更多更多的戲劇相關活動…,【如果愛抱報】通通報給你知! 【旗標電腦知識報】提供最完整電腦知識,數位影像、網路技術、OFFICE系列等,不論入門或進階,都找得到!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10/15 第4310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閒話吃喝】鄧秋妍吃麵筋的故事
【海洋大小事.網路徵文優勝作】周家守/龜山島賞鯨
【青春名人堂】阿蘇卡/菲律賓的偏鄉教師與學童
【海洋大小事】葉淳之/追尋海洋的幻化與胎動-評繽紛版網路徵文
 
 
 
心情札記
 
【閒話吃喝】鄧秋妍吃麵筋的故事
鄧秋妍/聯合報
圖/圖倪

麵筋有如素中葷食,是打牙祭大菜……

老祖宗的功夫真是深遠有底蘊

幾十年前,媽媽突然生病往生,二十一歲的大姊從此肩負起餐食大任。有天姊姊回家晚了,冰箱只剩下麵筋,她挽起袖子,兩三下炒了一盤麵筋;那麵筋油亮亮地浸在醬油湯汁裡,柔韌滑溜下飯又彈牙,我和哥哥配著熱飯,很快搶食一空。

我婚後吃素,麵筋有如素中葷食,是打牙祭大菜。而且每次在廚房斜切麵筋時,總會想起姊姊當年解飢的神來一手。可是姊妹南北相隔,見面時總有談不完的話,無暇多問當年食譜。而我的作法是:油鍋先爆香薑片,再下麵筋略炒,加水、醬油燜煮,起鍋前加點鹽、胡椒、辣椒、九層塔。嫌食材種類少時,也可加入紅蘿蔔、木耳或香菇慢燒,非常好搭配。每次炒這道菜,女兒總會誇張大叫:「哇,麵筋耶!」當然她也頗有乃母之風,總是吃到一個不剩!

十年前赴美小住前,跟饒居士學素食料理,課程中有堂「麵筋製作」很讓人期待;我聽說要去的美國中部,東方食材稀少,連豆腐都得仰賴加州大老遠運來,更別提老外聽都沒聽過的麵筋了。如果能學會自己做,不是挺方便的嗎?上完那堂課,才了解老祖宗的功夫真是深遠有底蘊:一塊不起眼的麵糰放入網盆裡再放入水盆,然後不停地用手掌按揉洗,把澱粉揉出來,變成白色澄粉水(澄粉水就是澄粉皮原材料),再換水七到八次,接著重複相同動作,直到白水變清水,才算做成富有彈性的麵筋。一斤麵糰只能搓洗出半斤麵筋,而且起碼要花上半個鐘頭才能洗出沒有澱粉的麵筋,讓素有腕隧道症候群的我想來就手軟!

布滿冰霜的麵筋棍也是稀世珍寶

異鄉六年歲月,我一次也沒敢自己動手做過麵筋。嘴饞想吃時,只有在唯二的兩家東方店冰櫃裡海撈一陣,運氣好時會尋到布滿冰霜的麵筋棍,也顧不得細看有效期限,唯恐其他老中發現會來搶似地,火速結帳回家。

一路開車狂飆人煙稀少的美國中部大平原,遠處光禿枝枒和殘雪本教人有寂寞蒼涼之感,但想到今晚餐桌將有一道久違的麵筋,就忍不住哼著〈台灣好〉,全身跟著左搖右擺。

終於到家後,衝進廚房把包裝上字都有點模糊的麵筋化冰,趕緊電話通知老公、兒子、女兒:「晚上有麵筋,一定要回來吃飯!」心情嗨翻到極致,忘記所有工作的辛勞、聱牙洋文的苦悶。

結果那包麵筋切來濕軟,炒來綿密,黏答答佐上酸菜勉強入口,全家看在它和台灣麵筋長相差不多的份上,捧場吃光光。雖是這樣,能搜刮到冰凍麵筋的好時光畢竟不多,這時就全賴花生麵筋罐頭擋一擋。當然,罐頭裡油炸麵筋球和菜攤上蒸煮的麵筋條口感截然不同,然而看著罐頭上熟悉可愛的中文,耳邊悠悠響起廣告詞:「老伴,明天吃素……」也就笑納了。

回台灣後,對隨時可以買到新鮮軟嫩的麵筋簡直感動涕零,失而復得的感覺真好,更體會這喜愛的食材,由剛失恃小女孩吃到中年煮婦,有多深的依賴在裡面。


【海洋大小事.網路徵文優勝作】周家守/龜山島賞鯨
周家守/聯合報
那天帶著妻小到烏石港準備航向龜山島,稚子興奮地問:「有海盜嗎?」我笑著回答:「等一下就知道囉。」

上船沒多久就覺得不對勁。果然,我暈船了。幸虧我有自知之明,挑了登島不出海賞鯨的行程,半小時後就可以上岸,身體還承受得住。但人剛下船,船家就神祕兮兮地找到我,悄聲說:「只有你們家沒有要出海賞鯨,船沒那麼多,我就送你賞鯨的行程啦,你可不要告訴別人……」天啊,我就是會暈船才不想出海啊!

在龜山島上待了一小時,內心無比煎熬,想著等會又要上船去了,還要出外海……

上船後第一次那麼堅決地「拋妻棄子」,把兩個小孩都交給老婆照料,我趕緊找了個位置想讓自己睡一覺,誰知道顛簸的船令人難以入眠。而在船家宣布找到海豚大家興奮尖叫時,我也受了誘惑抬起頭來,剛好看到幾隻瓶鼻海豚飛躍海面,但隨即便低下頭吐了出來!我的午餐差點就餵海豚了。不久,船家宣布旅程結束,要「頂浪」回到烏石港--天啊,我好想回家!

回程的路上,小孩不停講著海豚跳得有多高、有多可愛,想想也挺值得的。若問我下次還要去嗎?我想還是會吧?不是有賣暈船藥嗎!


【青春名人堂】阿蘇卡/菲律賓的偏鄉教師與學童
阿蘇卡/聯合報
動筆撰寫這篇專欄的日期恰好是教師節當天,因此這天想來聊聊教育,回憶一段我在菲律賓偏鄉看到的教育現場。

2013年我獲得補助前往菲律賓中部的宿霧省考察,當地是國際知名的觀光勝地,但城鄉差距、貧富懸殊的情況仍十分嚴重。當時我們團隊打算前往一間位處山區的「魯波小學(Lubo Elementary School)」參訪,當地人皺著眉頭問:「你們真的要去魯波?那地方遠得要命耶!」

起初我不以為意,想說頂多坐車四、五小時就到了,結果到達山腳下才發現代誌沒那麼簡單,那邊連柏油路都沒有,當地人用的是非常原始的交通方式:騎馬!

一般台灣人大概只有在觀光牧場才有短短的騎馬經驗,除了少數騎警隊外,平常幾乎沒人把馬拿來當交通工具,因此當我第一次以「騎馬」作為交通方式時,著實受到震撼。馬背上顛簸不說,來回四小時的路程更多是崎嶇不平的山路,隨時都得死命抓著馬鞍以免被甩下山谷,加上當地天氣炎熱、路上幾無遮蔽物,自認適應力很強的我也難逃中暑頭暈的命運。

耗費半條命後,一群人終於到達魯波小學(果真遠得要命!),當地老師帶領我們進入某個低年級教室時,班上學童們忽然整齊地起立,接著露出微笑、用英文向我們喊著:「早安貴賓,歡迎來到我們的班級!」接連參觀了幾個班級都是如此。再仔細一瞧,學童們身上的衣物都十分破舊,有些人甚至連鞋子也沒有,打赤腳來上學。

之後老師開始上課,又是另一次衝擊。菲國在小學階段除了母語課程外,所有科目都是英語授課(難怪菲人大部分具備不錯的英文能力),且課堂非常強調師生互動,老師發問時根本不需要點名,幾乎全班同學都舉手搶答,相較於台灣學童習慣被動聽講、面對老師發問總是一片默然,很不一樣。

魯波小學的老師們待遇也不高,月薪只有一萬多台幣,且這間學校太偏遠了,老師們都是周一一早騎馬上山,然後住在學校宿舍裡,直到周五傍晚才放假下山。宿舍環境也非常簡陋,煮飯或洗澡都得砍柴燒水,每晚的娛樂大概只有聊天、滑手機和看星星。

這群老師們十分年輕,只有二、三十歲,問到他們為何甘願捨棄都市生活、跑來「遠得要命小學」服務?一位老師講的話迴盪在我心頭:「這裡的孩子需要教育,所以我們來了。」

在當地出生的孩子們,先天條件已落後都市小孩一截,教育是唯一翻身的機會,如果沒有學問與知識,這些孩子終其一生只能留在故鄉繼續貧苦的生活,而這群老師就是為他們帶來希望的人。

僅以這篇文章,向世上所有願意留在偏鄉離島奉獻的教師們致意。


【海洋大小事】葉淳之/追尋海洋的幻化與胎動-評繽紛版網路徵文
葉淳之/聯合報
美國古生物學家蘇賓(Neil Shubin)說:「我們的身體裡都有一條魚。」2006年,他在極區挖掘到三億七千五百年前的「提塔利克」(Tiktaalik roseae)化石,這是水中生物爬上陸地生活的過渡物種。如果我們有一天進入外太空,在萬籟俱靜的時光之中,有一顆獨特的藍鑽,閃爍著水天色澤,那是海洋,也是身體裡的水,化為己身的魚。科學家研究,全世界兩百多處海底熱泉的噴發口,可能就是孕育生命的起源,或許正是如此,才會讓一代又一代的人匍匐著癡迷著,不斷追隨海潮的呼喚,親近、尋覓海洋,彷彿回返血液裡的胎動。

或許是大海的吸引力,如同蛟龍在心中湧動,這次的徵文十分踴躍,彷彿中世紀地圖座標的海怪翻騰,讓我們見識海洋傳說與心靈探索。梁芸嫚〈漁光島〉寫愛情如同宇宙的奇蹟,戀人的情緒是催化也是散逸,粼粼的波光象徵心底的擁抱。貫中〈鹹鹹的風〉,從旁觀者凝視天真孩童,末尾卻給了狠狠一擊,是諷刺的苦澀海水味。費雪〈我心中最美的一片海〉,初始似乎平淡無奇,但風景只是過渡,最深摯仍是家人的話語。江鵬〈看海〉回顧年少遺憾、或許也是終生憾恨,然而大海吸收一切、沉默一切,如同人生的幽微隱喻。WEI〈阿嫂的海〉追憶從海邊嫁到鄰家的女人,在無海的村莊裡,唐氏症阿嫂反而有對海最美的記憶。

郭萬娜〈海洋的顏色〉依著時光之序,心象的詮釋如同海水照映,在走過天涯後,又回到心海一色。〈那一年,我站在浪上〉的張家璿跟著老船長站浪,在觀聽之中,以鏢魚幻擬人生。〈愛的消坡塊〉之劉曉南以半帶戲謔、半帶自嘲的語氣,書寫折翅的戀情與海洋。徐正雄〈海的力量〉從憂鬱症出發,透過海洋,觀照了人世的傷害與包容。〈愛海,愛貝〉的謎樣星宿在與貝類的接觸中,體悟占有的心境,與鬆手的智慧。詹志超〈海裡來的沙〉以海沙比喻聚散,人心如風吹自落的花,而沙又何嘗不是?周家守的〈龜山島賞鯨〉以幽默語氣書寫對海不適應,但退一萬步,卻是沒說出口的深摯愛意。海的變化,一如人的豐富與多樣,美麗的海呀!感謝檷引來這許多精采的文章。


 
 
 
訊息公告
 
 
 
 
先存再花 利用3個儲蓄包自動存錢
許多長輩常耳提面命「要記帳」,但日常消費項目多、記帳程序又繁雜,讓許多人最終仍無法持續,只好繼續當「月光族」。有這狀況的你,今天一起來試試用3個儲蓄包自動存錢吧!

給白領家長的才藝課 從另一個角度看見孩子
陪孩子畫畫、和孩子一起採竹筍,這是才藝課程、是親子活動,也是一場家庭親子關係的重建之旅。成立1年多的「小人小學」,回應中產以上家庭的教養需求,推出包裹著才藝外衣的家庭諮詢課程。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