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30日 星期日

【青春名人堂】阮光民/行動菜市場


【倡議+ 電子報】傳遞人物故事,鎖定泛教育、社企…等領域,透過他們為社會付出故事,期待引起更多共鳴。 【柿子文化心靈養生報】提供健康、飲食、旅遊等各種人生體驗,讓你不只照顧自己的身體,也疼愛自己的心!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10/02 第4303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生活進行式】陳麗卿/你的心準時了嗎?
【青春名人堂】阮光民/行動菜市場
【生活進行式】劉雲英/樂在工作的她
 
 
 
心情札記
 
【生活進行式】陳麗卿/你的心準時了嗎?
陳麗卿/聯合報
圖/王嗚咪

怎樣叫作準時?

是要一分一秒不差嗎?

或者,提早一點到更好?

你是個「準時」的人嗎?你對於準時的人與不準時的人,有什麼樣的感覺?

對職場工作者而言,準時往往意味著「守信用、重視自己與他人、主動積極、獨立、有紀律、組織力強」等特質;而不準時的人,很容易給人鬆散、缺乏紀律、沒時間概念、過於忙碌以至於無法調節生活的負面印象,甚至更嚴重的:覺得他只有自己的時間重要,別人的時間都不重要。

然而,怎樣叫作準時?是要一分一秒不差嗎?或者,提早一點到更好?

雖然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對準時的定義不盡相同,但仍有約定俗成的「準時容忍度」。以下就以職場上最常遇到的三種情況:拜訪客戶、會議與上班,來談談什麼叫作「準時」?

拜訪客戶,提前2至5分鐘到最好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約了朋友晚上七點來家裡吃飯,結果朋友六點半就到了,你的廚房還一團亂、自己忙得汗流浹背,甚至沒機會換套衣服就得接待客人,壓力真的很大。

在職場中,道理也是一樣的。以一般商務拜訪而言,如果你知道對方有會客室或等候室,可以提前五分鐘左右到達,並且跟對方祕書或接待者說明自己早到,如:「我跟總經理約十一點,我提前到了,請他慢慢來不必趕。」

如果你知道對方沒有會客室或等候室,建議頂多兩分鐘前到,如果真的到得太早,也請先打電話詢問對方約會是否可以提前?或者先找間咖啡廳休息一會,等時間到了再進去。

準時是一種規矩,更是一種心態

據我的觀察,心中想著「準時」的人,多半會遲到,或即使壓線準時到了,卻是「人到心未到」。而真正能準時的人,往往是心中想著早到,並且真的提前一些抵達的人。

你或許也曾經歷和家人相約,對方雖然準時到了,卻不時盯著手機、忙著講電話,讓身旁的人感到被冷落忽略。或者,雖然準時打卡上班,卻到了座位上還在吃早餐、描眼線,思緒還沒進入工作模式,以至於被老闆問到工作的事情一問三不知……還是,當公司同事們表定十一點開會,只見十一點大家才進會議室、開冷氣、倒茶水、印資料,人是到了,卻無法立即開始討論事情。

這樣的情況,就是人準時了,心,仍遲到了。曾聽過一種說法--靈魂行走的速度比身體慢,因此若是腳步太快的話,靈魂會追不上,你需要稍作停留,讓靈魂趕上你。

心準時了,相處才會是心與心的連結;唯有心也準時了,才能在上班時間開始時,頭腦、心情、思緒都熱機完成,能立即全速運轉。同樣的,一個擁有「心準時」共識的團隊,在表定會議開始時間之前就會全員到齊,並且資料準備妥善,時間一到,可直接開始討論。

要怎麼讓自己從「人準時」,提升至「心準時」?方法很簡單,只要調整你對準時的定義,並將心裡的時鐘往前調十分鐘就可以了。例如將13:00的約會,視為12:50的約會;我有位學員甚至索性將自己的手錶、手機、家中、辦公室與車上的時鐘,全部往前調十分鐘,這不僅讓他從此大幅減少了遲到的情形,更重要的是,在「早到」的那幾分鐘內,他得以整理自己的思緒、重新歸零,讓接下來的工作或會議更聚焦有效率。

準時結束和準時開始同等重要

最後提醒你:準時開始很重要,準時「結束」也是個必要的好習慣!就像最近我讀到的一則網路訊息,有位旅日工作的西班牙人在推特上吐苦水,表示自己每次遲到一兩分鐘就會被日本人說「拉丁人就是不守時」;雖然日本人以守時自豪,卻只堅持準時開始,不顧準時結束,任意延長會議結束的時間。該則推特隨即被各國網友大量轉分享,可見冗長拖拉的會議,真是大家心中共同的痛。畢竟,時間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資源,我們都不應該占用他人的時間。工作與會議,準時開始與準時結束是同等重要的,倘若需要延長,也應該先經過與會者的同意。

準時,不僅為了讓人際關係與團隊運作更順暢,也是為了換取生活節奏的主控權。在腦中植入準時思維、養成準時習慣,就能從苦苦追趕秒針的汲汲營營,昇華為走在時間前方的從容不迫。

或許一開始,「準時」聽起來像是嚴格的戒律,讓我們不得不對時間斤斤計較、生怕一個不小心又delay;然而當「準時」成為你的習慣,你會發現,準時讓時間真正為你所用,你比匆匆趕路的人享有更多思考的餘裕,更寬廣的心境,更緩慢的呼吸,更優雅從容。


作者為Perfect Image形象管理學院總監


【青春名人堂】阮光民/行動菜市場
阮光民/聯合報
圖/阮光民

他看著父親辛苦種菜看到會怕,所以決定不要跟父親一樣。退伍後他沒種菜,但卻開始了開著菜車的人生。

鄰里的人都叫他阿生,當他第一次開著菜車到廟埕賣菜時,我應該剛上小一。他很準時,每天早上十點一定會到,第一個動作就是播放台語歌通知所有阿嬤、阿姨可以來買菜了,接著把電子磅秤放在廟的椅條上,走幾步路去我家的柑仔店買瓶飲料,再回來坐著。

客人挑完菜,他就放下飲料幫客人清理蔬菜,該切的葉子、該削掉的皮,都弄好後才上秤,這點就有別於其他菜販。

說真的,我沒料到三十幾年後還能在家鄉的廟埕看到他。現在已經當阿公的他,除了周日外,仍每天十點到。他想過要退休,可是想到那些看著他從當兵到當阿公的老人們,他就捨不得,怎麼可能叫他們走到市區去買菜?

十一點十分,他收拾磅秤,關上卡車的護欄,前往下一站劉厝庄。離開時說「明天見」,雖然明天的我已經回到台北了。


【生活進行式】劉雲英/樂在工作的她
劉雲英/聯合報
看她年紀一大把還在幹粗活,實在於心不忍,便趁她不備幫忙擦拭樓梯欄杆,沒想到正在拖地的她猛一抬頭,有如逮到現行犯:「不要搶我工作!妳聽我說話就好。」我只好放下抹布,遵命行事,然後她問:「上回說到哪?」我尷尬笑著,她雖比我年長,但我的忘性和她半斤八兩。「那就話說從頭吧!」她一面動作俐落,一面開始白頭宮女話當年。

今年七十五歲的她,從事大樓清潔工作,屬於個體戶,每個月底固定來我們這棟七層樓雙併華廈清洗樓梯間,每戶收費百元。起初她還承包倒垃圾及整理廚餘堆肥,但女人家、個頭小,住戶雖不多,製造的垃圾卻不少,好幾次她拎著幾袋垃圾,手臂上還掛滿大小廚餘袋,搖搖晃晃爬上爬下,難免有些漏網之魚遺忘在角落或湯湯水水灑落在地,電梯裡經常飄散一股令人作嘔的臭酸味;久之,再怎麼慈悲為懷的住戶也難免有微詞,大家便決定另請高明來處理垃圾。當委婉告知她時,她的臉龐掩不住失望,憮然嘆息,扳著指頭清算損失:「每戶每天十元,沒了。」為五斗米折腰,錙銖必較,感覺有些鼻酸。

沒了這份收入,她很快又挨家挨戶地毛遂自薦找外快。我曾在隔街公寓巧遇她賣力刷洗樓梯,也在市場附近見她烈日下揮汗掃除。「到底有多缺錢,才會在這般頤養天年的年紀還這麼拚命?」雖說不好探人隱私,但又禁不住好奇心驅使,那天藉著贈她一套可更加省時省力的清潔工具組合,我小心翼翼開啟話端,誰知她一點也不避諱,侃侃而談:她育有兩女一男,開枝散葉後,共有十一個孫輩,最大的孫女已經三十歲,未婚,與她同住。我問:「兒孫不給妳零用錢嗎?」她擦了擦滿頭汗,直指窗外豔陽:「日頭赤炎炎,隨人顧性命。」

接著她說起一身是病的八十多歲老伴,「他腰椎不好,打一針要自費八萬五耶。」她吐了吐舌頭,我沒有勇氣追問到底多久打一針?看我靜默不語,她翻出帳本跟我炫耀:「我有一百多個固定客戶,從星期一到星期六都有的忙。」並對我表示,行有餘力還會接濟事業不順的兒女,連尚在求學的孫子女也三不五時靠她資助,但我只想知道她到底累不累?

「不累!有事做,有錢賺,怎會累?我愈勞動愈健康。」安於現狀的她一派樂天:「何況我只上半天班,這麼好康又自由的工作哪裡找?」

市井小民總為生活奔波,沒有喊累的權利,只能硬著頭皮走一步算一步,看來她頗樂在其中,我是杞人憂天了。


 
 
 
訊息公告
 
 
 
 
當之無愧的音樂世家—巴赫家族
「巴赫」原德文BACH,指的是「小河」,而巴赫家族也如同分佈細密的溪流般跨越了約三百多年的西方藝術音樂史,這個信奉路德教派的家族,擁有超過七十位音樂家。

南印喀拉拉邦的慘烈「歐南節」
在印度,不光是關乎宗教修行,就是尋常的娛樂表演都會展示殘忍的一面。如歐南節的遊行隊伍裡,行進中的人們用能彎曲的長刀或鐵鍊,重重打在自己的身上,背上、胸前劃出一道道傷痕,有些甚至滲出血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