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0日 星期一

上海频道: 别慌!并非所有耳念珠菌都是“超级真菌”

上海频道
上海频道 
别慌!并非所有耳念珠菌都是"超级真菌"
May 20th 2019, 00:00, by 人民网

  连日来,"超级真菌"在朋友圈引发了不小的风波。一篇讲述"美国将'超级真菌'列为紧急威胁,中国已有18例确认感染"的报道广为流传,恐慌情绪随之蔓延。

  而发现中国首例耳念珠菌感染病例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王辉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并非所有类型的耳念珠菌都具有"超级真菌"级别的杀伤力,中国现存的18例感染病例不似美国的病例那般严重,也并非无药可救。

  王辉介绍,耳念珠菌最早在2009年由日本学者在耳道中分离得来。国外研究者发现这种致病菌的某些菌株类型常对多种抗真菌药物耐药,且在医院环境下具有很强的克隆传播性,可以在患者和环境间广泛传播,极易造成集中暴发,死亡率高达33%~60%。

  由于某些类型的耳念珠菌的多重耐药性、传播性强和死亡率高的特点类似于多重耐药菌,人们就仿照"超级细菌"的叫法,称其为"超级真菌"。

  "然而,不同菌株在细胞形态、毒力和致病性等方面具有很大差异,现有研究也显示,日本分离的第一株耳念珠菌和我国近年来分离的菌株均未表现出多重耐药。因此,将所有耳念珠菌都笼统地称作'超级真菌'并不科学。"王辉说。

  王辉介绍,2018年5月,我国报道了首例耳念珠菌感染病例,菌株分离自北京一名患高血压和肾病综合征的老年女性患者的肺泡灌洗液中,这一研究弥补了当时我国对耳念珠菌研究的空白。

  与多个国家此前报道的多重耐药菌株不同,王辉和同事发现的该菌株对临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均敏感,且硫酸铜对其具有很强的生长抑制效果,这意味着有对症的药物可以对该患者进行治疗。

  目前,全球已有约30个国家出现耳念珠菌感染病例,我国至今发现18例耳念珠菌病例。

  "总体来说,我国大陆地区的耳念珠菌感染不如国外报道的严重,且均只对氟康唑耐药。另外,除了我国沈阳地区的回顾性研究为既往病例,其余3例病例都是实时监测发现的,而且相关医疗机构均及时采取了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并未发现耳念珠菌的传播和对医院环境的污染。"王辉说。

  分析耳念珠菌在国际上新一轮暴发的原因,王辉解释说:"最近的暴发可能是由于此前的真菌检测技术不太精确,将其错误鉴定为其他菌种,并没有将其作为一个新菌种鉴定出来。"

  医疗机构的临床实验室大多通过生化和质谱两种技术手段来鉴定真菌,但这两种检测技术均对设备的数据库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王辉介绍,在2017年以前,由于人们对耳念珠菌的认识有限,大多数实验室常用的自动化检测系统数据库中,并没有耳念珠菌,这也是耳念珠菌很容易被错误鉴定为希木龙念珠菌等相似念珠菌的原因。而目前,绝大多数厂家均已对自动化检测系统进行了更新,在数据库中添加了耳念珠菌的相关数据,临床生化和质谱鉴定已逐步覆盖了耳念珠菌。

  如此严防死守,耳念珠菌究竟如何对人体产生危害呢?

  全球已有研究表明,耳念珠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具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的长期住院患者中,可以引起血流、尿路、手术创面等感染。

  王辉表示,尽管耳念珠菌的致病机制并未完全阐明,但其作致病性与白念珠菌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其整体毒力弱于白念珠菌。蛋白酶、磷脂酶、摄铁能力等是真菌入侵和感染宿主的重要"武器",但不同菌株的耳念珠菌的武器"杀伤力"差异大,致病性也不同。

  谈到耳念珠菌的传播途径,王辉介绍,作为一种新型酵母菌,耳念珠菌最大的特点是可以长期定植在患者和医院环境中,不仅可以在患者腋窝、腹股沟、鼻、口咽部等多个部位定植,而且还能在床栏、地板等多种物品表面存活,同时对共用医疗器械造成污染。

  "耳念珠菌能在潮湿或干燥的表面上至少生长7天,在塑料表面可持续存活至少2周。"王辉说,这种几乎"全能"型的环境适应能力和长时间存活能力,是耳念珠菌与其他念珠菌的不同之处。

  那么,什么样的人群感染耳念珠菌的风险最高呢?

  王辉介绍,引发耳念珠菌感染的外部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内置导管、侵入性医疗操作等。耳念珠菌感染的患者大多同时存在其他基础疾病,包括糖尿病、脓毒血症或血液感染、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这也进一步增加了病人的死亡风险。

  "总体来说,长期住院,特别是入住ICU(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体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等医疗器具的患者,或接受过广谱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治疗、肠外营养、腹部手术及免疫抑制剂等人群感染耳念珠菌的风险较高。"

  王辉还介绍,由于患者通常已经患有其他严重疾病,所以耳念珠菌感染的症状可能不明显,并且症状差异很大,因此普通人对感染症状很难辨认,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以确定患者是否被耳念珠菌感染。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茜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