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7日 星期五

传媒频道: 电影人应向世界展示不同的文化

传媒频道
传媒新闻 
电影人应向世界展示不同的文化
May 18th 2019, 00:00, by 牛梦笛 孙金行

  5月16日晚,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期间的重要电影文化交流活动,由国家电影局主办的"电影大师对话"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电影大师对话"邀请了14位在创作上扎根本土、作品享誉国际的亚洲影人,分别以"亚洲电影与文化传承""亚洲电影与文明互鉴"为主题展开对话,旨在探索亚洲电影文明的创新与传承。

  担任本次活动主持人的是导演贾樟柯,其作品高度关注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变迁,在亚洲国际大奖、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备受青睐。第一场对谈受邀的六位导演也是亚洲电影工业的优秀代表,分别是中国导演陈凯歌,日本导演山田洋次,印度演员、导演、制片人阿米尔·汗,俄罗斯导演、制片人、演员费多尔·邦达尔丘克,伊朗编剧、导演、制片人马基德·马基迪和法籍越南裔导演陈英雄。

  在对话中,中国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陈凯歌以从影40年的经验,讲述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对一个电影工作者的影响。被陈凯歌导演尊称为老师的日本导演山田洋次,总结了日本50年来发生的变化,在不断进步的今天,如何描绘现代人的生活是他所思考的问题。

  在中国具有强大票房号召力的阿米尔·汗认为,电影是讲故事的最好方法,他很期待讲述亚洲古老故事的方法能够被重塑,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生命力。曾用一部《小鞋子》感动了全球观众的伊朗导演马基德·马基迪强调了对话的重要性。他说,电影就是连接不同民族的桥梁,可以增进不同国家人民的友谊。陈英雄说:"如何用更精确的电影语言去表现共通的亚洲文化与意识,是亚洲电影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电影艺术的出现,凝缩了时空的悠远,汇集了智者的深邃,投射到幕布上每一道光,是对五湖四海、古往今来文明精华的萃取。在"电影大师对谈"第二场的"亚洲电影与文明互鉴"对话环节,贾樟柯提出"如何通过电影实践维护文化多样性"的问题,引发了嘉宾的思考。受邀参与讨论的七位影人,分别是中国演员陈道明,中国演员章子怡,日本导演、编剧泷田洋二郎,俄罗斯导演谢尔盖·波德罗夫,泰国导演普拉奇亚·平克尧,新加坡导演、编剧、制片人梁志强,哈萨克斯坦导演、演员埃米尔·拜扎辛。

  陈道明说:"在全世界,亚洲文化的传承都很重要。"章子怡则用自己从影20年的经历,对维护文化多样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她说:"在演员的工作中,要接受新事物与感知新世界,创作不能丢掉生活。归根到底,演员、导演都不能丢掉最原始的生活所赋予的元素。精准地表现电影所要传达的生活内涵,是维护文化特殊性的关键。"

  泷田洋二郎执导的作品《入殓师》拿下了第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他分享了在中国拍摄电影的经历,并与中国电影人进行了热烈的思想碰撞,在不同的碰撞、融合之中,泷田洋二郎表示学到了宝贵的知识。

  谢尔盖·波德罗夫谈到了对用电影承载文化多样性的看法。他认为,亚洲是历史、传奇的宝库,亚洲各国影人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合作,努力去用电影表达真正的情感,创造无限可能。普拉奇亚·平克尧曾用《拳霸》为泰拳征服了一众动作片影迷,中国、日本、印度的影片对他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认为,信息技术的发达让亚洲各国距离越来越近,也让人民看到亚洲的文化力量。新加坡唯一获得总统勋章的艺人梁志强说,他希望用合拍的方式完成一部作品,然后在各个国家上映,让各国人民在一部电影中,同时看到自己国家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故事。首部剧情长片作品便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提名的埃米尔·拜扎辛认为,"作为电影人不应该忘记传统文化,不应该抛弃人文主义,应该思考如何让电影成为人文的缩影,向世界展示不同的文化"。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