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2日 星期三

科技频道: 铸就“大国之眼”——来自中国雷达工业发源地中国电科第14研究所的蹲点报告

科技频道
科技新闻 
铸就"大国之眼"——来自中国雷达工业发源地中国电科第14研究所的蹲点报告
May 22nd 2019, 00:00, by 人民网

  新华社南京5月22日电题:铸就"大国之眼"——来自中国雷达工业发源地中国电科第14研究所的蹲点报告

  新华社记者刘亢、王珏玢、胡喆、刘宇轩

  70年前,一座2层小楼、几台机床,见证了新中国雷达工业的蹒跚起步;70年后,一座现代化研究所矗立在长江之畔,从这里诞生的雷达产品,享誉世界。

  从修配仿制到自力更生,从保障"两弹一星"到为"神舟"飞天护航,这个与共和国同龄的研究所,目睹了中国雷达从无到有,由弱向强。

  这里是中国雷达工业发源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14研究所。在这里,三代雷达人前赴后继,谱出一曲科研报国的壮歌。

  在位于南京的中国电科第14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专家张光义在介绍相控阵雷达及其发展趋势(4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从落后追赶到局部领先:中国雷达的奋起之路

  俯瞰大地、探索海洋、追梦太空,人类认知自然的每一次跨越,都离不开雷达的身影。

  1949年4月24日,中国雷达工业在南京城北一座2层"小红楼"里起步。100多名职工、三四台机床、几部从敌方缴获的雷达,是当时中国雷达工业起步的全部家底。

  技术落后,就会挨打。今年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光义,至今对那段憋屈的历史耿耿于怀:解放初期,新中国只能"捡"别人的雷达用,很多武器甚至没有雷达。"被炮弹打中,还不知是谁打的。"

  早在二战期间,英军已能用雷达对德空中拦截,守护英国本土不致沦陷。战后不久,国际上成功用雷达测出地月距离。但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战斗机雷达还停留在只能测测距离、能看天看不了地的阶段。专家判断,"中国雷达和国外起码相差30年!"

  夜幕中的"小红楼",目睹了一代代雷达人的不眠不休。无数技术鸿沟,硬是靠拆雷达、分析、仿造,一点点追了上来。

  上世纪50年代,我国自行设计出第一部314甲中程警戒雷达,标志着我国迈出自主设计雷达的重要一步;

  70年代,7010大型相控阵远程战略预警雷达屹立于燕山余脉黄羊山上,中国人从此掌握了相控阵雷达尖端技术;

  进入21世纪,中国雷达发展更驶入了"快车道":

  2007年,国产预警机空警2000雷达如期研制完成。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警眼"雷达,让我国从零基础一跃而上、实现隔代跨越。

  2017年4月,我国第二艘航母下水,它的"舰眼"是"中华神盾"雷达。有了它,拥有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1.8万公里海岸线的中国,离走向深蓝的梦想又迈进一大步。

  2019年3月,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300"。"神舟"飞天、"北斗"组网、"嫦娥"探月,中国实现了用全自主研发的雷达测控保障,一路为追梦太空护航。

  而今,中国雷达已在陆、海、空、天四大领域,实现对电磁信息的感知、处理、使用和反馈。

  "经过数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当前中国雷达技术已经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肩,并在局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曼青说。

  在位于南京的中国电科第14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专家贲德(右)在介绍机载火控雷达及其发展趋势(4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能钻研、肯奉献:他们是雷达工业的"老母鸡"

  在行业内,14所被亲切地称为雷达工业的"老母鸡"。

  1956年起,上千名14所员工举家迁居三线山区,在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中继续开拓雷达事业,先后包建、援建16家雷达厂、研究所,为雷达工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14所内部,能钻研、肯奉献、挑得起重担的雷达人故事,总被一代代新人反复传颂:

  国之所需,吾心所系。中国雷达创始人申仲义,生生练就一套"看"雷达"绝技"。新中国成立之初缺产品、缺图纸,每次出国他就到处看雷达,回国后立刻回忆画图纸,组织大家研究、设计。在中国雷达的起步阶段,许多雷达产品就这样一点一点被"看"出来。

  一句承诺,一生报国。62岁入党的雷达先辈张直中,在宣誓时说:"我要把62岁当作26岁去工作,把一切献给党。"从修配到仿制、从自行设计到保障"两弹一星",直至暮年,张直中都在践行对祖国的承诺,奋斗在雷达技术的最前沿。

  为国科研,万死不辞。"拼命三郎"贲德,面对西方国家的封锁困境立下军令状:研制战斗机雷达,让中国部队用上自己的"争气机"!1年多的试飞期,贲德两次遇险。发动机停转、起落架失灵,都没有把这个文弱书生吓走:"任务逼人!只要能做出雷达,献出什么都行!"

  "先辈们的事迹,让'奋斗''奉献'不再是空泛的字眼,而成了活生生的人和事。"年轻研究员陈栋说,在雷达研制团队里,有两条"潜"规则:一是团队唯技术不唯权威,鼓励年轻人说话。即使刚工作的"小菜鸟",也能直接向权威挑战。二是老同志必须毫无保留培养新人、绝不藏私,出现难题也总是"老人"在一线带新人一起干。也正因此,年轻人总能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快速成长。

  老带新,靠言传,更靠身教。参与"中华神盾"项目的一批年轻技术人员,至今对研制中的惊险波折记忆犹新:2003年初,历经万难造出的雷达一上舰却差点被判"死刑":在陆地上好好的机器,到了波涛滚滚的海面上却无法识别海浪反射出的千万个假信号,完全无法工作。

  一些人断定,"中华神盾"到此为止了。科研团队憋着一口气,由负责人带队,直接住到了海边。从此,人员轮班,机器不歇。海上联试,他们带100个塑料袋挂满栏杆,晕船了出去吐,吐完回来接着干。2005年,"中华神盾"如期研制成功。而就在交付当年,总设计师张亚朋被确诊癌症晚期,半年后不幸逝世。

  "在这样的团队里成长,我毫不怀疑,一代代雷达青年会续写自己的传奇!"陈栋说。

  在位于南京的中国电科第14研究所,科研人员在调试"蜘蛛网反无人机系统"(4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没有愿不愿意,任务必须完成"

  蹲点期间,记者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没有愿不愿意,任务必须完成。"从战斗机"鹰眼"到"中华神盾"雷达,再到预警机"警眼",无数攻关都在技术积累为零的恶劣条件下立"军令状"完成。

  14所人身上,除了科技工作者共性的严谨,总有些独特的"气质",让他们"不太一样"。

  这气质是接得起"军令状"的胆识。"项目真难,我也犹豫过。但国家真把任务下达,就得顶得上去。" "中华神盾"主要负责人之一邢文革碰到的这种"临危受命",在14所还有很多。他说,"不挑活",是雷达人的老传统。

  这气质是不退一步的信念。空警2000预警机雷达总设计师张良说:"研制节点就是我的'阵地',守不住是失职!"

  这气质是光荣与愧疚间的抉择。参加"神一"到"神五"发射的多目标测量雷达负责人杨文军,为了雷达研制,在孩子出生后的10个月里,总计回家不足30天。他自称是个"不称职的父亲、不负责任的丈夫",唯一值得一说的,是"还算个负责勤奋的科研人"。

  年轻的女设计师仇芝,在基地一住好几个月,年幼的儿子开始总问"妈妈,妈妈,你明天回来吗?"到后来变成"妈妈,你明年回家吗?"

  雷达人自比戈壁滩上的骆驼刺。这种植物高不过半米,却把根扎向十几米深的地下,硬是在荒凉的沙漠里活出一片生机。

  "前辈们不留退路、破釜沉舟,今天,我们给年轻人更大、更好的平台,让他们干在别处干不成的事。"在14所一扎35年的所长胡明春,带领全所深化改革,激发研发活力。

  如今,一套重视成长、宽容失败的新体制已经建立:对于学习期内的新人,给予薪资保护,让人才无后顾之忧;提出研发创意得到部门认可的,研究失败不担责任,一旦成功给予重奖。

  "给力"的政策,让14所成为新时代的"创造营"。承担多项高精尖技术研发的14所智能感知实验室,平均年龄仅33岁,其中绝大多数是来自清华、北大、中科大等院校的博士毕业生。

  如今,从14所发源的中国雷达工业展翅腾飞,又在攀登新的高峰——

  新亮相的中国量子雷达样机,突破同类雷达探测极限;防空警戒雷达在空中编织出一张国土防空情报网,舰载雷达、警戒雷达、机载火控雷达技术不断突破;

  还有为川航英雄航班传递"生命代码"的空管雷达、摸得清天象的"问天一号"、抓得了"黑飞"无人机的"蜘蛛网"……全新的国产雷达系统,正从各个方面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保驾护航。

  "真没想到,现在的中国雷达能这么多、这么好。"老院士张光义说,年轻一代已经接棒,中国雷达,未来更可期!

 

  在位于南京的中国电科第14研究所,科研人员在进行智能制造数字化协同仿真设计(4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在位于南京的中国电科第14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利用"蜘蛛网反无人机系统"捕捉无人机踪迹(4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在位于南京的中国电科第14研究所,"海之星"雷达科研团队部分成员在进行课题研讨(4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在位于南京的中国电科第14研究所,微电子智能制造车间的工作人员在作业(4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在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上,中国电科第14研究所某雷达团队在开展电磁环境测试(3月23日摄)。 新华社发(中国电科第14研究所供图)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