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1日 星期一

【古生物大小事】李世緯/化石的違和感


【MUZIK古典樂刊】提供最新古典音樂訊息,以及有趣的音樂小知識,突破你對古典音樂的想像。 【聯安醫週刊】提供健康新知、飲食營養等內容,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和大家輕鬆聊健康,落實生活中的健康美學。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1/22 第4379期
 
精彩內容
 
今日繽紛 【古生物大小事】李世緯/化石的違和感
心情札記 【插畫有故事】Emily Chan/在繽紛版裡的相遇
【青春名人堂】林華勁/真實的書
 
 
 
今日繽紛
 
【古生物大小事】李世緯/化石的違和感
李世緯/聯合報

天外飛來一根超級大的骨頭

說到化石你想到什麼?威武的暴龍、像懶骨頭沙發般大小的菊石、包裹在琥珀中的蚊子。對,這些都是貨真價實的遠古生物,博物館中引人注目的焦點。但是你知道嗎,這些生物遺跡在過去四百到五百年間,曾經引起部分人士心中隱隱的違和感。

石頭一敲開,密密麻麻、像筆又像刀雕刻上去一樣的螺旋狀美麗花紋,是誰惡作劇般的……明明離海岸線老遠,山丘上為什麼充斥著海濱生物的化石?十七世紀丹麥籍主教斯坦諾(Nicolaus Steno, 1638-1686)覺得很怪,翻遍《聖經》,合理的解釋是,大洪水把這些貝類生物從低處海域沖刷到小山上來;但是,它們不但到處都是,還愈挖愈多,似乎遠遠超出一次洪水的攜帶量。困惑的斯坦諾放棄了洪水沖刷的想法。也許,「貝殼石」這種東西就是會自然生長在岩層裡面,與海無關。

天外飛來一根骨頭、一根超級超級大的骨頭,大家七嘴八舌議論紛紛。英國牛津大學普特教授(Robert Plot , 1640-1696)判斷是一隻動物的股骨;但問題是,尺寸不對啊!不列顛群島中最大的動物就是馬或牛,這隻股骨遠遠超出牠們的身體大小。普特教授勉強猜測是象,但是英國又沒有原始大象,所以教授又推測,西元前一世紀羅馬人入侵,當時羅馬軍應該有搬運輜重的大象,說不定是那段時期留下來的大象遺骸?很不幸的,隔年牛津大學得到了一隻剛剛死掉的大象,普特教授研究過後失望地發現,大象的股骨跟這根XXL神祕骨頭,尺寸上遠遠沒得比。「現在到底是要怎樣!」灰心失意的教授先生最後認定,一定是有人惡作劇,用水泥塗出來的。

美麗的化石其實還滿挑釁的

中古世紀以來,歐洲一般的民眾都漸漸能接受化石其實是由以前活著的生物「石化」而來的。可問題是,這些貝、蟹、魚、獸化石,為什麼跟今天的同類存在著這麼顯著的差距?更令人不解的是,地質年代差距愈久遠,生物樣態間的差距就愈大。歐洲近代以前因為受到《聖經》史觀的影響,在思想家的認知裡,物種是不會滅絕的。那,那些三葉蟲、盾皮魚們跑哪裡去了?牠們活在深海、小島、荒漠,總之在你我到不了的地方,地球這麼大一定是有辦法的。

一直到年輕的居維葉(Georges Cuvier, 1769-1832)勇敢地提出「化石物種其實已經滅絕了」這樣一個驚世理論為止,大家的地質觀念才得到一次重大的刺激。居維葉以大象為例,因為大象通常成群地生活在開闊的空間,不太可能單獨存在於偏僻小島或窮山惡嶺間。當時,全世界主要的幾個廣闊大陸,歐洲探勘隊基本上已經都調查過了,三十幾個化石大象物種,一隻活紀錄都沒有,機率相當低。那就表示,這些生物很可能已經滅絕了。

突然爆發的寒武紀生物岩層,突然爆崩的白堊紀恐龍王朝,這些肉眼可見的疑問曾困惑著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美麗的化石其實還滿挑釁的,就跟星空一樣,它靜靜地在那裡,但你就是無法想得通,也解釋不盡。地質史把人類從宇宙主宰變成萬物之靈,再變為只是最後十五分鐘才上車的末班乘客。下次遇見博物館中的珍稀典藏,有疑惑別急著問,用自身的經驗解釋看看,也許你也能體會中古世紀偉大地質先驅者心中的那份違和感。

 
 
 
心情札記
 
【插畫有故事】Emily Chan/在繽紛版裡的相遇
文/Emily Chan/聯合報
自畫像。

每當收到邀圖的電郵,我會找一個地方安靜獨處,儘量讓心回到白紙的狀態,才把需要配圖的文章好好讀一遍。期間腦海閃現的各種畫面和聯想,諸如氣氛、影像、人物造型等等,我會立即記下,成為之後作畫的方向。

我特別喜歡讀者投稿的心情故事。曾有一位媽媽,寫她如何鼓起勇氣,放手讓自閉症的孩子走出她的保護,探索外面危險卻也多姿的世界;一名溫柔的男人,寫了一封療癒之書,給年少徬徨的自己;一名女子在靜好的早晨,憶起逝去的老狗,獨自吃一份充滿傷感和溫馨思念的早餐……這些故事都流露著平凡而真實的脆弱、勇敢和盼望。

其中,郭秀端女士的〈一樣字兩樣情〉,從她年少時在故鄉求學說起,精簡卻情感洋溢地寫下她走過的人生路,經歷多番波折,熬成此刻成熟怡然的心態。她的文字帶我想像數十年前嘉義夏天的龍眼樹;她父親的期待給她如同猛獸般的壓力;她為追求理想甘願天天吃泡麵,拮据但滿足地過過一段日子;後來事業有成,被總統接見的光榮……她記錄的不只是個人故事,亦像台灣某個年代的側寫。文中談及的時代背景和遭遇於我而言陌生且遙遠,但正是這份陌生人之間的一刻親近,感覺分外珍貴。

〈一樣字兩樣情〉是我第一次為別人投稿的文章畫畫,因此別具意義。它讓我默默定下一個目標——我要為故事裡的人而畫——不為著取悅發稿的編輯,也不為還未出現的讀者。我希望作者會感覺到這個陌生繪者聆聽了他的心情,認真用圖像傳釋他寫下的故事。暗地裡我還有著很一廂情願的浪漫,畫畫時我常常抱著祝福的心意,為文章裡的人或動物送上肯定與支持,覺得這樣才不枉文字與插畫在繽紛版上的一次相遇。

【青春名人堂】林華勁/真實的書
林華勁/聯合報
遙想當年初學爵士樂之際,有位同夥一臉神祕地遞給我一本書。封面微髒,黑色略草的粗體字寫著:《Real Book》。真實的書?這名稱也太像《神鬼傳奇》之類的電影裡會有的咒語書了吧。同夥告訴我,這是學習爵士樂的《聖經》,萬萬要小心珍惜。於是如同哈利波特拿到了魔法杖成為魔法師一般,擁有了《真實的書》,我也彷彿獲得爵士樂手的身分認證。

《真實的書》實際上是一本曲集,收錄許多爵士標準曲的譜。由於廣在爵士樂界流傳數十年,裡面有不少曲子成為爵士樂手公認必學的「常識」。根據江湖上傳言,七○年代就讀於百克里音樂學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的兩位學生為了賺錢,把常常演奏的曲子整理在一起想要販售,從而催生出這本曲集。《真實的書》之名,乃是針對彼時常見的流行樂曲曲集《Fake Book》而取。

然而,相對於僅收錄和弦與歌詞以規避著作權法規的《虛假的書》來說,《真實的書》連旋律一起收錄,實際上是觸犯著作權的。不過當大家發現自己可以拿去影印店重製以後,立刻如病毒般擴散出去,反倒使那兩位「原作」痛失賺錢良機。

除了經常被認為是標準曲的作品外,《真實的書》也收錄多首當時在百克里音樂學院任教的師資的新作品。甚至有部分曲目如吉他手Pat Metheny的作品〈Bright Size Life〉、〈Unity Village〉在彼時僅是上課拿來教學的練習曲,還未出版錄音,因此以〈Exercise #3〉及〈Exercise #6〉的名稱被收錄在此書中。

不過,儘管這些新作品因為是學生向老師伸手要譜而正確度無疑,但其他收錄的曲目即便在《真實的書》不斷更新到第四版中,仍有不少錯誤。直到2004年出版商Hal Leonard終於把所有曲目的版權都拿到手,再加上聘請專人糾錯,才推出有版權且正確度高的《真實的書》。不僅保留封面和譜面字樣的風格,連版本都標記為第五版,把《真實的書》的流傳歷史一併傳承下來。

有趣的是,當時幫這兩位學生編輯《真實的書》的貝斯手師資Steve Swallow在1994年發表了一張專輯,就叫《Real Book》,不僅封面仿效《真實的書》、多了一圈咖啡杯漬外,內頁還把他在此輯中的曲譜統統以《真實的書》的字樣附上,向這個在爵士樂才有的傳統致意。而這位師資在日後訪談時,也為保護這兩位學生絕口不提他們的姓名,因此迄今無人能知《真實的書》的真實父母。

下回倘若你去爵士現場演出,看到台上音樂家也拿著這本「爵士聖經」時,別忘了考考他《真實的書》的由來。說不定音樂家本身也不知道它的來歷呢!

 
 
 
訊息公告
 
 
 
 
蚵寮漁村歌未央 人情濃、歌不歇
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的蚵仔寮,實在稱不上什麼絕美風景。不過,當走入就開設在魚市旁的梓官漁會門市,包含採用六角魚簍、烏魚造型,獲得德國「紅點設計獎」、「iF設計獎」獎項的伴手禮等……無不細細道出它的獨特身世。

爸媽快看!3招觀察寶寶是否遭虐
恐怖托嬰中心虐童,師暴打幼童腳板、塞櫃子還稱孩童沒受傷!家長除了慎選托育對象,但有時防不慎防,建議可藉由這3招觀察孩子的行為舉止,來判斷是否有遭虐情形。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