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1)指尖上的]()
5月22日,陈和生在南京的工作室制作"老物件"。 今年70岁的陈和生是一个老南京人,他对小时候南京的市井生活印象非常深刻。退休后,他捡起自己一直以来的爱好木工活,开始用木料做农具、生活用品等"老物件"的微缩模型,想以此留下一些过往生活的记忆。没有师父,没有图纸,陈和生自学成才,10年来,他一共制作出了170余件微缩模型,还因此获得了"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新华社发(方东旭 摄)
![#(图片故事)(2)指尖上的]()
5月21日,陈和生将只有拇指大小的"暖水瓶"放到"灶台"上。 新华社发(方东旭 摄)
![#(图片故事)(3)指尖上的]()
5月22日,陈和生在南京的工作室制作"老物件"。新华社发(方东旭 摄)
![#(图片故事)(4)指尖上的]()
5月22日,陈和生在南京的工作室制作"老物件"。 新华社发(方东旭 摄)
![#(图片故事)(5)指尖上的]()
5月21日,陈和生展示做好的"小板凳"。新华社发(方东旭 摄)
![#(图片故事)(6)指尖上的]()
5月22日,陈和生展示做好的"剪刀"。新华社发(方东旭 摄)
![#(图片故事)(7)指尖上的]()
陈和生在南京的工作室制作"老物件"(2018年8月22日摄)。 新华社发(方东旭 摄)
![#(图片故事)(8)指尖上的]()
这是陈和生制作的"老式爆米花机"(2018年8月22日摄)。 新华社发(方东旭 摄)
![#(图片故事)(9)指尖上的]()
5月22日,陈和生展示做好的"冰糖葫芦"。 新华社发(方东旭 摄)
![#(图片故事)(10)指尖上的]()
一个碟子里摆放着陈和生制作的"荸荠""菱角""核桃"等(5月22日摄)。 新华社发(方东旭 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