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8日 星期六

健康频道: 抗衰老养它!想长寿做好它!养生延年有门道

健康频道
健康频道 
抗衰老养它!想长寿做好它!养生延年有门道
May 19th 2019, 00:00, by 人民网

编者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我们最关注的话题。什么才是健康的食品?生活中如何预防身体的疾病?这都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人民健康网推出《金台养生园》栏目,为您盘点最养生的生活方式,带您走进健康园地。

养好肾经才能抗衰老

肾为人体的"先天之本",是人体在遗传上禀赋最充足的脏器。足少阴肾经也是与人体脏腑联系最多的经脉,是生命活动的"健康线"。肾经气血旺盛、经络通畅,人才会强壮长寿。

肾脏最重要的功能是"藏精",既藏先天之精,也藏后天之精。先天之精即禀受于父母以构成脏腑组织的原始生命物质,与人的生育有关,故民间常把性功能障碍归于"肾虚";后天之精由脾胃生成和运化而成的水谷精微藏于肾脏中,主人体的生长发育。保养好肾中精气,是抗衰老、延年益寿的关键,5个肾经保健方法学好。

1.经常揉搓涌泉穴可滋阴补肾、颐养五脏,鼓舞肾经气血运行。

2.因肾经起于足底,经常以艾叶水泡脚可打通肾经。

3.太溪穴为肾经上的原穴,经常刺激该穴可激发肾脏这个"先天之本"的原动力。患有慢性肾病、肾功能不全的人不妨常试一试。

4.按摩、艾灸肾经上的穴位或敲打肾经,在下午5~7点肾经当令之时效果更好。

5.饮食上可适当多吃些黑米、黑豆、芝麻、木耳等黑色食物;起居上,冬季是肾脏封藏的好时机,应无扰其阳,节制房事,保证充足睡眠。【详细】

耐力训练抗衰老效果最好

据美国《医学快报》报道,德国莱比锡大学和萨尔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与力量锻炼相比,耐力训练能更好地抵抗衰老。

研究人员选取了266名身体健康的年轻人,他们平时都不怎么参加体育运动。参试者被随机分入耐力训练(连续跑步)、高强度间歇式训练(热身后将快跑与慢跑交替进行4次,最后通过慢跑冷却肢体)和力量训练(在器械上做循环运动,动作包括体后屈、卷腹、坐姿下拉、坐姿划船、坐姿小腿屈伸、前腿肌伸展、推胸和仰卧腿举等)三组,以及一个不运动的对照组。前三组每周锻炼3次,每次45分钟,总共有124人坚持下来。

在研究之初和最后一轮运动后,研究人员分别分析了参试者血液样本中白细胞的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前三组参试者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长度都增加了,这对防止细胞衰老、提高细胞再生能力以及健康衰老都很重要。不过,与力量训练组相比,其他两组的端粒酶活性高了2~3倍,端粒长度也明显增加。

研究人员表示,耐力训练是促进健康衰老的重要机制,其中一种可能性是由于这种类型的运动影响血管中的一氧化氮水平,促使细胞发生积极的变化。此外,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耐力训练能更好地模仿人类祖先旅行、搏斗等行为,涵盖的范围很广,跑步、游泳、滑雪和骑车等都属于耐力训练。【详细】

爱出门才能更长寿

不少人上了年纪,体力、精力、活动能力大不如前,整天在家待着。《美国老年医学会杂志》刊登新研究显示,老人不爱出门,容易患上抑郁症、焦虑症以及其他精神疾病。而每天出门的老人死亡风险低,寿命更长。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骨骼、肌肉、消化系统、心血管、中枢神经等功能逐渐衰退。经常到户外进行适当运动,一是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大能量消耗,改善脂肪代谢,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和高血脂;二是步行时下肢支持体重,上下肢骨关节、肌肉与身体其他部位协调配合,能加强心肌收缩,对改善心肺功能、延缓下肢关节退行性病变有积极作用;三是到户外可以增加紫外线照射时间,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合成,预防或推迟骨质疏松症发生。另外,老人常出门可增加与人接触的机会,通过交际行为保持社会功能,缓解抑郁情绪。

所以,建议老年朋友多出门,最好的去处就是城市绿地。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的研究发现,老人每天在安静且有绿地的公园散步1小时,就能显著改善肺活量,并且这种益处在多数人中可持续24小时以上;老人患冠心病的几率也可降低19%以上。

此外,老人可以与邻居聊天或者到广场散步,只要走出户外就是好事。但要提醒老人们注意:1.出门前听天气预报。早晚出门注意温差,春秋两季别穿太少;2.出门带点食物。比如饼干、面包、牛奶,便于随时补充能量,还要携带手机;3.选好地点。最好多去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安静的地方;4.别贪多。出门不要走太远或太疲惫,可以让家人帮助设计路线。【详细】

每天60个下蹲养腿抗衰老

下蹲运动简单、有效又科学,无需器具场地,不论日常居家还是工作间隙,只要有"立足之地",就可随时进行。

俗话讲"人老腿先衰,树老根先枯",双腿是身体的枢纽,有人体50%的神经、50%的血管,流淌着50%的血液,因此养好双腿是养生健身的一大关键。下蹲运动就是保养双腿、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腿部肌肉的一大利器。当人蹲下时,双腿和臀部肌肉受到挤压,下肢血液会快速回流到心脏,起身时,血液又快速返回,这一蹲一起有利于气血流畅,可起到养生、抗衰老的功效。此外,下蹲运动还可加强下肢肌肉力量、巩固膝关节稳定度、降低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延缓脑功能衰退、提升性功能等。

北京体育大学健身健美讲师鲍克介绍,下蹲简单,但也有不少讲究。站立时,双腿应分开与肩同宽,脚尖朝外,膝关节垂线不超过前脚尖,臀部向后如同坐板凳,全程挺腰抬头收腹,不能有含胸夹膝的动作,下蹲时吸气、站立时呼气。

依据蹲的幅度,下蹲运动可大致分为半蹲、深蹲和全蹲,此外还有箭步蹲、侧蹲这样的流行蹲法。大腿高于膝盖水平角度为半蹲,低于膝盖水平角度为深蹲。深蹲中参与最多的是股四头肌,全蹲则对臀大肌刺激最大。锻炼时,绝大部分人应以深蹲为主,半蹲和全蹲为辅。鲍克提醒,下蹲时下得要慢,起得要快,否则易损坏膝关节。在接近蹲下的最低位置时,最好再放慢速度,这样能更好锻炼腿部肌肉。

做下蹲动作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建议先1天做4组,每组15个,然后逐步增加数量。下蹲的节奏标准大致为5秒钟1次,运动量要自己把握,以每次活动之后有气喘,脉搏跳动120~140次/分钟为宜。此外,蹲幅也应视各人体力而定,下蹲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患高血压、糖尿病和有关节疾病的人不宜做;老人或体弱者可先采用半蹲或"1/4"蹲,膝关节弯曲角度依个人身体状况和感受而定,下蹲时需缓慢平稳,锻炼时可手扶床头或门框,一次做10个,每天不超过5次,也可根据自身条件适当调整。

如果在练习之初出现肌肉疼痛,不必担忧,这是由于肌肉中乳酸堆积引起的,继续坚持几天,酸痛就会消失。下蹲练习应遵循持续性原则,每天坚持才有显著效果。【详细】

晚年养老三个选择

居家养老。就是老人住在家里,由别人提供服务,与大家熟知的家政服务较相似,但又存在区别:家政主要是做饭、保洁、带小孩等基本生活服务,而居家养老服务更趋专业,如给老人洗澡,送医送药、上门巡诊、特殊营养配餐、健康定期评估、纾解情绪问题等。也就是说,很多家政干不了的专业化服务,是居家养老服务的主攻方向和核心内容。如果家中有病后或失能失智的老人,就更需专业的照护和护理服务了。这种服务的难点在于人力成本过高,导致高价位,一般老人难以支付。目前,各地政府为鼓励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提供了很多减税和补贴政策,未来趋势应该是"政府补贴+使用者付费"的双重支付模式。同时,随着服务量和服务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服务能通过规模化逐步降低运营成本,价格也会逐渐进入合理区间。

社区养老。主要是指老人走出家门,到所在社区的相应设施中享受服务,如吃饭、娱乐、健康管理、失能老人日间照料等。社区服务,让老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继续生活,是一种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方式。社区服务的价格,在政府提供免费场所及一些购买服务的基础上,一般也能被老人接受。

机构养老。进入养老机构的,目前多半是高龄、空巢独居的老人,平均年龄80岁以上。事实上,机构养老对老人益处很多。第一,不用自己做饭、打扫卫生,生活负担减轻很多;第二,跟同龄人在一起,形成社交群,避免居家孤独;第三,能享受专业服务资源;第四,减轻子女负担,也让子女放心。

在哪里养老,取决于年龄、经济状况、文化背景、个人喜好、子女意愿、周边服务资源等诸多因素。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及早规划晚年生活,使个人意愿与资源配置更吻合。【详细】

☆推荐阅读☆

老人适合用砂锅烧菜 饮食要做到十个"宜"

七种饮食习惯大脑老得慢 这样吃饭伤心脏

夏天到了,你身上的赘肉减了吗?中医支三招

立夏:养心神护脾胃 还可多吃点"苦"

想健康离不开8种好食物 带病生活也能长寿

蘑菇防老痴、榆钱能健脾 食材也能如此养生

老人锻炼谨防十个错 七条自测老年性耳聋

有三高喝些谷物浓浆 这些食物让血管变年轻

工作压力太大怎么办?试做七件事来缓解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