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9日 星期日

食品频道: 风味在此扎根 历史在此讲述

食品频道
食品频道 
风味在此扎根 历史在此讲述
May 20th 2019, 00:00, by 人民网

北京亚洲美食节上的茶艺展示。本报记者 闫汇芳摄/光明图片

北京亚洲美食节上,工作人员现场制作印度飞饼。光明网记者 张倩摄/光明图片

北京亚洲美食节上的参观者在品尝风味小吃。本报记者 闫汇芳摄/光明图片

【北京】

"作为中国首都,北京拥有超过千亿元的餐饮大市场。北京的饮食文化海纳百川,已形成了各国风味在京城扎根生长、枝繁叶茂的格局。"5月17日,在北京举办的亚洲美食文化论坛上,北京市商务局局长闫立刚向与会嘉宾介绍道。

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配套活动,5月16日,北京亚洲美食节开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前往观赏品尝。主会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包括亚洲特色餐饮馆、亚洲特色小吃馆、老字号与非遗馆、餐饮新科技馆等八大主题展馆,日本寿司、印度飞饼、韩国石锅拌饭……来自亚洲不同国家的美食,让游客尽享"舌尖上的亚洲之旅"。

在北京,国贸商城、蓝色港湾、合生汇、朝阳大悦城、金源购物中心、五棵松华熙等六大商圈作为分会场,中餐、日韩料理、东南亚菜、西亚菜等众多亚洲美食汇聚一堂,游客们惊呼:"一日吃遍亚洲,简直太爽啦!"

"每一道菜的背后都有一部历史。"在亚洲美食文化论坛上,来过中国40余次的世界厨师联合会亚洲主席里克·斯蒂芬特意穿上主厨制服,向来宾介绍自己对亚洲各国美食文化的理解。世界韩食联合会国际组织委员会副会长金大铉表示,亚洲菜的一大特点是极具历史性,代代传承,对美食的共同热爱让人们变得更加容易沟通。

近年来,"一带一路"国家的美食文化交流发展迅速。最新推出的《2019亚洲美食消费趋势报告》显示,2018年,亚洲各国中餐厅在线总数超过4.4万家,比2015年增长120%。中餐文化正以美食为载体,在亚洲范围内传播,促进了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交融。中餐厅海外形象也正从"小而散"的廉价消费,逐步走向"高大上"。截至2018年底,全聚德、东来顺、便宜坊等"中华老字号"在亚洲开设门店42家,覆盖21个城市,其中以日本、泰国等地数量最多。在北京,各类亚洲餐厅共4399家,其中日、韩、泰餐厅数量位居前三。

在历史悠久的北京城,蕴藏着诸多老字号。它们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和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良好的信誉和口碑。为了将最好的美食呈现给游客,全聚德、便宜坊、稻香村等老字号拿出烤鸭、糕点等美食招徕食客。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认为,饮食的进步与发展,奠定了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基础,美食文化可以让人们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近年来他多次受邀前往阿联酋、马来西亚等国参加美食交流活动,期待通过美食的交流,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亚洲美食节多姿多彩,令人流连忘返。在这场饕餮盛宴中,深夜食堂是一大特色。位于东四环附近的合生汇,其深夜食堂街区开街后,让年轻一族感受到了夜北京的新活力。200余家特色餐饮商户延长营业时间到24时。晚上10点后,合生汇里的21区BLOCK街区依然人来人往,街区还推出了街舞、巡游、艺人驻唱等互动活动。

据北京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亚洲美食节北京会场前两日,就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火爆程度超过预期。北京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饮食文化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打造集美味、精致、特色为一体的美食体系。(本报记者 张景华)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